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廈門海滄:以花為媒 打造美麗鄉村

發布時間:2023-10-12 09:3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近日,廈門海滄,天竺山下,一排紅的,兩(liang) 排黃的,放眼望去,一片花的海洋,品種繁多、絢麗(li) 多姿。

  天竺山腳下,聚集著近百家花卉苗木企業(ye) ,海滄發展出“花”樣經濟。廈門最大的花卉生產(chan) 基地就在這裏,草花產(chan) 量占廈門總產(chan) 量的90%以上,占福建總產(chan) 量的60%以上,小菊花出口規模為(wei) 全國最大。

  近年來,廈門市海滄區圍繞“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全麵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如今這裏“產(chan) 業(ye) 高質量、鄉(xiang) 村高顏值、村民高素質”的喜人景象不斷呈現。

  產(chan) 業(ye) 高質量

  日前,廈門國際花卉新品種展在海滄舉(ju) 辦,上千款花卉競相爭(zheng) 豔。來自國內(nei) 外的70多家企業(ye) 、科研單位攜1000餘(yu) 個(ge) 新優(you) 品種參展。

  展會(hui) 上,海滄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與(yu) 德國邁雅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shu) 。邁雅集團計劃在海滄設立生產(chan) 花卉設施設備的工廠及相關(guan) 貿易公司,這將是邁雅集團在中國落地的首家工廠,將補齊高端花卉配套設施設備領域的短板,推進花卉產(chan) 業(ye) 強鏈補鏈。

  海滄聚焦種苗、蔬菜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重點培育“小而精”“小而優(you) ”“小而特”產(chan) 業(ye) ,不斷推動產(chan) 業(ye) 融合升級。

  以花為(wei) 媒,海滄區的花卉產(chan) 業(ye) 正一步步邁向現代化、科技化。計劃中的387畝(mu) 天竺山花海觀光園花海項目已完成130畝(mu) 、7850株觀賞花木種植;一批鮮花小鎮項目也正在“開花”。

  鄉(xiang) 村高顏值

  “雨裏雞鳴一兩(liang) 家,竹村西路板橋斜……”走在海滄洪塘村田間740米步道上,人們(men) 不禁想起了這樣一首詩。

  這些年,洪塘村有了一個(ge) 詩情畫意的名字——尋香洪塘。從(cong) “香”出發,打造村莊最具有識別性的三大要素,生態空間的“花香”、生產(chan) 空間的“稻香”和“鄉(xiang) 愁”的“香”。

  除了糅合本土鄉(xiang) 村文化、田園農(nong) 耕風光特點打造的田間步道動線,大幅提升了村莊顏值以及村民的生活質量,洪塘村還整合市政、園林、城管等力量,統籌“山、水、路、村”治理保護提升,27戶庭院獲評省級“三星級”以上“美麗(li) 庭院示範戶”,助力村莊建成鄉(xiang) 村旅遊示範窗口。

  近年來,海滄大力推進“綠盈鄉(xiang) 村”創建,鞏固農(nong) 村房前屋後整治成效,提升村容村貌,重點打造13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試點示範村,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動線為(wei) 依托,打造跨村聯建示範點,把美麗(li) 鄉(xiang) 村連成一片。

  從(cong) 洪塘村出發,到過阪社區,再到寨後社區,最後一站是蓮花社區。這條“鄉(xiang) 見過雲(yun) ”動線,入選了福建省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精品線路,是海滄打造的4條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動線之一,其他還有靈動東(dong) 孚、魅力滄江、醉美臨(lin) 港等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動線。

  村民高素質

  赤土公益書(shu) 院、赤土鄉(xiang) 村會(hui) 客廳、赤土開心廣場、尋味赤土農(nong) 家樂(le) 、七色豆農(nong) 園……特色赤土每年接待2萬(wan) 多名遊客,旅遊收入達200萬(wan) 元,為(wei) 赤土社集體(ti) 帶來20萬(wan) 元的村財收入。

  近年,海滄通過引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團隊,進駐青礁村等7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試點示範村,通過開展一係列“培根、培力”營造活動,帶動村民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專(zhuan) 業(ye) 團隊的陪伴引領下,海滄村民素質不斷提高,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熱情高漲。

  夜幕降臨(lin) ,村民在納涼的時候,你一言我一語,聊出一個(ge) 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金點子,就這樣鄉(xiang) 村治理形成共識的農(nong) 村議事平台“後坑夜話”應運而生。如今海滄各地還有“主題夜話”“瑪瑙夜話”“話仙館”等議事平台。

  專(zhuan) 業(ye) 團隊的引領也吸引了大量年輕人返鄉(xiang) 創業(ye) 和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高國雄、陳小超等數十名青年返鄉(xiang) 開起了小酒館、手作音像店等,在當地一度成為(wei) 佳話。此外,還有超過10個(ge) 村莊的青年直接加入鄉(xiang) 建團隊開展工作,共同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2日 03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