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首部大學生版黃梅戲《女駙馬》公演

發布時間:2023-10-12 09:4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一台完全由大學生演員演出的經典大戲,得到老戲骨以及耳朵刁鑽的老戲迷們(men) 的充分肯定。

  10月2日晚,備受期待和關(guan) 注的青春版《女駙馬》在安徽省安慶市黃梅戲藝術中心圓滿完成公演。參演學生全部為(wei) 安慶師範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2020級黃梅戲表演本科生,平均年齡20歲。在2023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的19部優(you) 秀劇目中,這是唯一來自高校而非專(zhuan) 業(ye) 劇團的演出。有800多名觀眾(zhong) 在現場、超30萬(wan) 人次在線上觀看。

  大戲結束,23名大學生演員輪番登場,鞠躬謝幕。在長達15分鍾的“戲餘(yu) ”時間裏,現場觀眾(zhong) 紛紛站立,停留現場為(wei) 演員鼓掌。他們(men) 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最誠摯的褒獎。

  來自懷寧縣石牌鎮80歲的老戲迷夏林香,年輕時曾參加鄉(xiang) 村戲班演出,看完演出激動不已,“老戲難唱,因為(wei) 我們(men) 聽得太多了,特別是聽過很多名家老演員的,唱得怎麽(me) 樣我們(men) 都有比較。這些小孩年紀輕輕的,現在就能唱這麽(me) 好,將來不得了!”

  唱腔婉轉、身段靈活,年輕演員們(men) 在華美的舞台上將曲折的劇情進行了“老道”的演繹,表演專(zhuan) 業(ye) 而又不乏青春的氣息。這次老戲新唱給現場觀眾(zhong) 帶來一場獨特的視聽體(ti) 驗。

  “為(wei) 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啊好新鮮呐……”當女駙馬扮演者徐越身著狀元紅袍唱起《誰料皇榜中狀元》選段時,台下掌聲雷動,將演出推向高潮。

  台上一分鍾,台下苦練工。為(wei) 了呈現最佳的舞台效果,這群年輕學生演員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從(cong) 最初坐排開始,學習(xi) 念白,苦練唱腔,背台詞,摳動作……一周3次,每次3節課,一遍遍糾錯,一遍遍強調情感運用和舞台調度。我們(men) 完全就是按照專(zhuan) 業(ye) 劇團來排練的。”皇帝扮演者、2020級黃梅戲表演專(zhuan) 業(ye) 班長程旭說。

  馮(feng) 素珍是《女駙馬》的主角,後半場花旦女扮男裝演官生的難度很大。“女駙馬”扮演者徐越在排練中遇到了很多難題:如何用女生的身段演出傳(chuan) 統的官範兒(er) ?怎麽(me) 調整不同行當的精氣神?怎麽(me) 把唱腔提上去?

  “很迷茫,很崩潰,曾多次想過換角,老師們(men) 始終耐心指導和同學的安慰才讓我堅持下來。”徐越說,記不清受傷(shang) 了幾次,也記不清崩潰了幾次,每次都是擦幹眼淚,接著練。

  相較於(yu) 平時在校內(nei) 演出的折子戲,首次在大舞台上演大戲,對這些年輕學生演員而言並不輕鬆。“以前演折子戲最多不超過半小時,完整的《女駙馬》卻有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唱詞更多,舞台調度更複雜,強度很大。”李兆廷的扮演者錢建峰說,大舞台是個(ge) 大挑戰,能夠最大程度提升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增強對舞台的感知力和控場能力。

  據黃梅劇藝術學院副院長劉國平介紹,這部戲由院長韓再芬和郭霄珍、汪莉、餘(yu) 淑華等多位黃梅戲藝術名家親(qin) 自指導,手把手進行傳(chuan) 授。“我們(men) 對學生們(men) 的要求細致到了一字一句,一顰一笑。”

  走進後台的練功房,可以看到劉國平誇張地模仿學生的身段和唱腔。“老師經常在排練時模仿我們(men) 的錯誤唱腔,為(wei) 的就是讓我們(men) 牢記這些錯處,正式表演時就不會(hui) 再犯。”程旭告訴記者,劉國平老師為(wei) 了這場戲付出了很多心血,場場排練從(cong) 不缺席,台前幕後忙個(ge) 不停。“有一次,學生何鑫在排練時腰部受傷(shang) ,落下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劉老師幫她四處求醫,直到她恢複健康。”

  在半年的教學訓練中,由於(yu) 缺少武場老師,指導老師隻能口念鑼鼓打節拍,一天下來嗓子都啞了。“這樣的狀態持續了整整半年,老師和學生都必須付出更多努力,才能獲得想要的效果。”劉國平說。

  劉國平介紹,之所以排《女駙馬》這部戲,是因為(wei) 該班級學生特色鮮明,行當齊全,想通過排一場戲來磨合學生的團隊合作,提升學生的專(zhuan) 業(ye) 水平。後期在韓再芬等老師的努力下,爭(zheng) 取到了參加安慶市“十一”黃梅戲展演的機會(hui) 。

  為(wei) 了呈現完美的舞台效果,學院請來了安慶市頂尖的化妝師和劇院團隊,同時還為(wei) 國慶節期間的正式演出定製了每人一套嶄新的戲服。“安慶市有很多優(you) 秀的劇團在爭(zheng) 取這次演出機會(hui) ,我們(men) 的機會(hui) 來之不易,所以我們(men) 隻能加倍珍惜,用汗水回報老師。”程旭說。

  據了解,黃梅劇藝術學院的學生大多來自職高和戲校,相比專(zhuan) 業(ye) 演員,基礎薄弱,上台演出機會(hui) 有限。半年多來,不少學生在日複一日的排練中磨練了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技術,站在舞台聚光燈下增強了信心。談到排演這出大戲的收獲,程旭表示,“經曆了半年多的鍛煉,我們(men) 發現了自己的閃光點,更深入地體(ti) 會(hui) 到了黃梅戲表演的魅力,堅定了要將黃梅戲傳(chuan) 承下去的信念。”

  這次演出自然影響到黃梅戲表演專(zhuan) 業(ye) 的學弟學妹們(men) ,2021級學生謝娜和同學當晚早早來到劇院等待好戲開場。歡呼、鼓掌、拍照,她在台下忙得不亦樂(le) 乎。“很興(xing) 奮能夠看到學長學姐的演出,好好學戲,我也想上大舞台!”

  青春版《女駙馬》既保持了黃梅戲唱腔的原汁原味,又在化妝、服裝、舞美、舞台調度等方麵做了一些調整,可謂是守正創新,以適應新時代年輕觀眾(zhong) 尤其是大學生的審美趣味。“這部戲最大的特色就是演員新,有活力、年輕。”劉國平表示,《女駙馬》是黃梅戲的“老三篇”之一,經典更需傳(chuan) 承,年輕演員表演這類經典戲劇需要非常熟練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我們(men) 就是要把學生從(cong) 學校的練功房送上社會(hui) 的大舞台,這樣才能讓黃梅戲這個(ge) 劇種在他們(men) 身上得到傳(chuan) 承。這不僅(jin) 是我們(men) 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的意義(yi) 所在,更是我們(men) 從(cong) 事黃梅戲表演教育的初衷。”劉國平說。(王磊 王海涵 通訊員 朱濤 汪傲)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