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上海自貿區十年)問答| 從“試驗區”到“示範田”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如何走?

發布時間:2023-10-13 10: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0月11日電 (高誌苗)自2013年中國首個(ge) 自貿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揭牌運行以來,中國自貿區建設已走過十個(ge) 年頭。經過十年發展,目前中國已形成擁有21個(ge) 自貿試驗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雁陣”,構建起覆蓋東(dong) 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21家自貿試驗區實現進出口總額7.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5%,占全國的17.8%;實際使用外資超過2200億(yi) 元,占全國的18.1%。

  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謝一青觀察,十年來,自貿區不僅(jin) 在數量上實現了顯著增長,而且在貿易和投資總額上也由小範圍的“試驗區”逐漸發展成為(wei) “規模區”。

  她指出,十年來,自貿區在國家層麵複製和推廣了302項製度創新成果,其中近一半由上海首創或者同步率先實施。這些製度創新對高科技行業(ye) 發展、外商直接投資負麵清單縮減、金融監管和資本管製限製放寬,以及跨境貿易營商環境建設都產(chan) 生了積極影響。自貿區毫無疑問已成為(wei) 中國對外開放的製度高地。

  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創新研究所所長王果也表示,十年來,上海自貿區緊緊把握“擴大開放、深化改革、製度創新”主線,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取得了一係列重大成果,積累和創造了許多成功經驗,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的改革創新之路。

  總體(ti) 來看,上海自貿區發揮製度創新的“頭雁”效應,打造了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樣板。一大批製度創新試點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發揮了服務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

  官方數據顯示,上海自貿區進出口總值從(cong) 設立之初2013年的0.7萬(wan) 億(yi) 元,穩步增長到2022年的2.1萬(wan) 億(yi) 元;截至2022年底,上海自貿區累計吸引實到外資586億(yi) 美元,約占上海同期30%。

  從(cong) “試驗區”到“示範田”,未來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如何走?謝一青認為(wei) ,需要持續發揮其“試驗區”的職能,不斷進行製度創新,並將創新成果推廣到全國範圍。包括協調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與(yu) 國家發展戰略保持一致,實現本地發展規劃三方麵。“這些方向將有助於(yu) 上海自貿區在未來繼續發揮關(guan) 鍵作用,推動國內(nei) 外貿易和投資的蓬勃發展。”

  具體(ti) 來看,協調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方麵,上海自貿區應緊密關(guan) 注當前的國際貿易和投資趨勢,與(yu) 全球各地的自由貿易區進行深度融合,以自貿區為(wei) 開放經濟的引領者,通過借鑒國際自貿協定如CPTPP(《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和DEPA(《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的經驗,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倡議和RCEP(《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的作用,構建國內(nei) 和國際開放經濟網絡。

  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方麵,上海自貿區需要與(yu) 國家發展戰略保持一致,與(yu) 長三角地區緊密協同合作,深化經濟的數字化、綠色化和智能化。

  實現本地發展規劃方麵,根據上海現有的經濟結構和特點,上海自貿區應充分利用已有的發展優(you) 勢,包括外資總部經濟、金融業(ye) 、創新能力和服務業(ye) 等。通過改善國際營商環境,自貿區可以幫助上海實現“五個(ge) 中心”建設,進一步推動上海的本地發展規劃。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上海自貿試驗區將大力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積極開展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探索,形成更多引領性、標誌性製度創新成果,打造更多高能級開放平台,壯大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新動能,以高水平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