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蹄疾步穩 城中村改造有望撬動萬億級市場

發布時間:2023-10-17 10:14: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多地城中村改造正穩步鋪開。日前,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明確,我國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將分為(wei) 實施拆除新建、開展經常性整治提升、實施拆整結合三類推進實施。根據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城中村改造信息係統顯示,目前我國已入庫城中村改造項目達162個(ge)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城中村改造在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同時,蝶變新生的空間也化作了發展新增量,有數據保守估計我國每年城中村改造投入金額將達8400億(yi) 元。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並召開電視電話會(hui) 議進行部署。城中村是在工業(ye) 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普遍存在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大、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隱患多、配套設施落後、人居環境髒亂(luan) 差、住房貧困比例高、社會(hui) 治理難等突出問題,是城市現代化發展的短板區域,亟需實施改造。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吳付來在“中國式現代化與(yu)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跨界研討會(hui) ”上表示,超大特大城市推進城中村改造,是我國破解新二元結構,係統聯動促進人居環境優(you) 化,社會(hui) 治理改革和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的必要前提和關(guan) 鍵舉(ju) 措,對改善民生、擴大內(nei) 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葉裕民表示,40年來,城中村長期為(wei) 新市民提供了低成本居住空間,成為(wei) 我國工業(ye) 化、城鎮化的重要支撐。城中村改造就是通過住房問題去解決(jue) 民生,去推進市民化,實現新型城鎮化和工業(ye) 化一起去支撐現代化。

  葉裕民坦言,當前城中村的人居環境、社會(hui) 狀態和空間格局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共同富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超大特大城市整體(ti) 現代化乃至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難點和障礙,需要更新與(yu) 改造。

  總體(ti) 來看,我國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大多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產(chan) 業(ye) 技術水平低,居民收入低的問題。葉裕民說,城中村的土地利用效率為(wei) 中心城區的1/10,工資水平相當於(yu) 城市居民的1/2,以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公共服務匱乏;無證的建設用地以及建築麵積超過50%。

  正因為(wei) 有現實的改造需求,各地城中村改造加速推進。華東(dong) 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和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汪明峰表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已經批準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是62個(ge) ,今年又新啟動了10個(ge) 整體(ti) 改造的項目,主要分布在上海中心城區的周邊以及老城鎮地區。

  重慶方麵,2025年前計劃實施啟動城中村改造項目70個(ge) 。其中,2023年計劃啟動實施城中村改造30個(ge) ,涉及農(nong) 村戶籍人口約2.18萬(wan) 人。2024年與(yu) 2025年將分別實施改造40個(ge) 和20個(ge) 項目。

  上海紅旗村正進行著改造升級。這片區域正崛起成為(wei) 充滿活力的城市副中心。2014年,在普陀區紅旗村586畝(mu) 的土地上,聚集著90家印刷廠、207個(ge) 冷庫,9個(ge) 大型初級集貿市場,1000多個(ge) 攤位,這是紅旗村數十年來的支柱產(chan) 業(ye) ,卻也使得這裏人口複雜、違建密布,流動人口多達6萬(wan) 人。

  而現在,紅旗村已從(cong) 華東(dong) 最大果品市場、上海最大的海鮮市場集聚地,煥新成為(wei) 未來多家世界500強企業(ye) 入駐的數字科創產(chan) 業(ye) 集聚區。近1600戶家庭已安居;地上是約6萬(wan) 平方米城市綠廊公園,地下則是客流如梭的山姆會(hui) 員店;6棟商務辦公樓已封頂,其中兩(liang) 棟已營業(ye) ,其餘(yu) 寫(xie) 字樓將在年內(nei) 相繼開業(ye) ,未來可容納近3萬(wan) 人在此辦公;購物公園“中海環宇城MAX”,將於(yu) 年底前開業(ye) ,未來將成為(wei) 休閑消費娛樂(le) 新地標。

  “我們(men) 的城中村改造正從(cong) 過去的排斥性改造轉向包容性改造。”葉裕民說,城中村改造實現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同步解決(jue) 民生,激發就業(ye) 、創業(ye) 和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例如通過城中村改造優(you) 化和調整房地產(chan) 結構,逐步按照社會(hui) 需求麵向新市民家庭提供可支付健康住房,逐步滿足社會(hui) 住房剛需和改善型需求。

  據悉,我國此輪城中村改造將與(yu) 保障性住房建設相結合,各地城中村改造土地除安置房外的住宅用地及其建築規模,原則上應當按一定比例建設保障性住房。

  對於(yu) 城中村改造帶來的投資規模,西部證券分析師周雅婷做了測算。她介紹,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的自建房數據對19個(ge) 城市可能的城中村規模進行估算,按戶均30萬(wan) 的投入計算,1400萬(wan) 戶總計投入4.2萬(wan) 億(yi) 元,按5年投資周期,每年約改造280萬(wan) 套,投資額8400億(yi) 元。“由於(yu) 自建房的戶均套數無法得到確切估計,我們(men) 認為(wei) 這個(ge) 估算還是相對保守的。”她說。

  對於(yu) 接下來的城中村建設,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相關(guan) 人士表示,各地將堅持穩中求進、積極穩妥,優(you) 先對群眾(zhong) 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會(hui) 治理隱患多的城中村進行改造,成熟一個(ge) 推進一個(ge) ,實施一項做成一項,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