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糧收獲過六成 多地大麵積單產提升見效
10月16日是第43個(ge) 世界糧食日。眼下,正值秋糧收獲季,目前全國秋糧已收獲過六成,大部分地區秋糧長勢良好,有望再獲豐(feng) 收。
秋糧約占我國全年糧食總產(chan) 量的四分之三,對於(yu) 實現全年糧食生產(chan) 目標至關(guan) 重要。今年,我國啟動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推動糧食產(chan) 能早日邁上新台階。目標上重點是穩住麵積、主攻單產(chan) 、力爭(zheng) 多增產(chan) 。記者一線采訪獲悉,今年,山東(dong) 、黑龍江、內(nei) 蒙古等多地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單產(chan) 提升取得明顯成效。
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啟動了玉米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選擇200個(ge) 玉米主產(chan) 縣,大力推廣耐密品種、高性能播種機和大壟密植栽培模式,提高播種質量、增加種植密度。據專(zhuan) 家田間調查,這些示範區玉米種植密度平均增加500-800株。
“今年真是個(ge) 豐(feng) 收年,試點密植的地塊比去年畝(mu) 產(chan) 高了快1000斤!”在山東(dong) 省滕州市西崗鎮杈子園村,裕豐(feng) 源家庭農(nong) 場的玉米已經完成收獲,說起今年試點玉米密植高產(chan) 精準調控技術的180畝(mu) 玉米,農(nong) 場負責人孫海洋高興(xing) 得合不攏嘴。去年,農(nong) 場玉米最高畝(mu) 產(chan) 約1500斤/畝(mu) ,今年密植地塊的平均畝(mu) 產(chan) 達到了2436斤/畝(mu) 。
“今年密植地塊的玉米株距,從(cong) 以前的25厘米左右,調整到20厘米左右。別小看這個(ge) ‘小動作’,畝(mu) 株數一下就增加到5000多株,算下來每畝(mu) 地能多結1000多個(ge) 玉米棒!”孫海洋說,明年他要將使用這一技術的麵積擴大到600畝(mu) 以上。
記者了解到,今年,山東(dong) 出台了省級主要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方案,支持44個(ge) 縣開展玉米、大豆、花生單產(chan) 提升專(zhuan) 項行動。“僅(jin) 玉米密植一項,在種糧大戶群體(ti) 中推廣後,平均畝(mu) 產(chan) 就能從(cong) 600多公斤提高到800多公斤,秋糧豐(feng) 收的基礎就打好了。”滕州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王延玲說。
提高大豆油料自給率,是確保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的重要內(nei) 容。去年我國啟動實施大豆油料產(chan) 能提升工程,大豆麵積、產(chan) 量明顯增加。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力擴種大豆油料,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組織開展主要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製定了《大豆單產(chan) 提升三年工作方案》,聚焦100個(ge) 大豆重點縣,整建製推進大豆單產(chan) 提升,示範帶動大麵積均衡增產(chan) ,力爭(zheng) 今年全國大豆畝(mu) 產(chan) 提高5公斤。
作為(wei) 我國最大的大豆產(chan) 區,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麵積常年占全國40%以上。今年,黑龍江省在優(you) 質品種區劃布局中,重點推廣畝(mu) 產(chan) 400斤以上的高產(chan) 高油品種和畝(mu) 產(chan) 350斤以上的高產(chan) 高蛋白品種。同時,大力推廣應用大壟密植、壟三栽培等高產(chan) 技術模式,在全省推廣大壟密植栽培技術麵積近2100萬(wan) 畝(mu) 。良種配套良法,助力黑龍江省大豆生產(chan) 高產(chan) 高效。
“今年大豆畝(mu) 產(chan) 達到了400多斤。”捧起剛剛收獲的黃豆,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永勝農(nong) 機合作社理事長劉明坤說,合作社種植的“綏農(nong) 52”大豆品種蛋白含量高、籽粒大,市場銷路好。為(wei) 了使好品種取得好收成,他們(men) 采用了大壟密植技術,使用精密播種機“壟上三行”播種,增加了公頃保苗株數,且通風、透光條件更好,從(cong) 而使大豆單產(chan) 提升。
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興(xing) 安盟紮賚特旗好力保鎮五家子村150畝(mu) 集中連片種植大豆示範田經過測產(chan) 鑒評,實收畝(mu) 產(chan) 達633.6斤,同時刷新了內(nei) 蒙古自治區和東(dong) 北北部地區的大豆高產(chan) 紀錄。
“今年以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把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作為(wei) 糧食生產(chan) 頭號工程,以100個(ge) 大豆、200個(ge) 玉米大縣整建製示範帶動,主推密植技術模式,集成配套各類資源措施,精準管控各生產(chan) 環節,提高關(guan) 鍵措施到位率,取得明顯成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近日召開的秋冬種工作部署會(hui) 議表示。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相關(guan) 部門將總結經驗、抓住關(guan) 鍵,著眼耕種管收、地種肥藥等全領域全環節,針對性製定實施好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製“五良”集成組裝的綜合性方案,一年接著一年抓,把糧油作物單產(chan) 全麵均衡地提上來。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去年,麵對國際糧價(jia) 波動等多重影響,我國糧食生產(chan) 再奪豐(feng) 收,連續8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為(wei) 穩預期、穩物價(jia) 、穩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撐。今年,夏糧已豐(feng) 收到手,產(chan) 量居曆史第二高位。秋糧豐(feng) 收在“握”,全年糧食生產(chan) 基礎較好,將助力完成全年糧食生產(chan) 目標,讓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端得更穩更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