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文旅融合發展增加更多人氣
作者:王小龍(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最近,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備受關(guan) 注。所謂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就是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為(wei) 基礎,以鄉(xiang) 村文化為(wei) 紐帶,以旅遊休閑為(wei) 形態,將農(nong) 業(ye) 、文化、旅遊等產(chan) 業(ye) 有機結合,形成各自帶動、相互融通、共同發展的新業(ye) 態。據媒體(ti) 報道,目前全國各地累計推介1953個(ge) 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建設120個(ge) 休閑農(nong) 業(ye) 重點縣,發布精品線路超1000條,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已經從(cong) 概念走向現實,正在從(cong) “博大”走向“精深”。
農(nong) 文旅融合,根基在農(nong) 。中國是人類文明中曆史悠久的農(nong) 業(ye) 古國,也是當今世界上舉(ju) 足輕重的農(nong) 業(ye) 大國。我國有句老話:百業(ye) 農(nong) 為(wei) 本,民以食為(wei) 天。農(nong) 業(ye) 以其超長的穩定性、超大的承載性和超強的堅韌性,為(wei) 其他產(chan) 業(ye) 特別是新興(xing) 業(ye) 態提供了深厚基礎。對於(yu) 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來說,農(nong) 業(ye) 是“詩”和“遠方”的“歸宿”。農(nong) 文旅融合,源泉在文。中國有一萬(wan) 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文明發展至今始終延綿不絕,並且不斷推陳出新。文化不僅(jin) 能載道化人,而且能聚才興(xing) 業(ye) 。對於(yu) 許多行業(ye) 而言,隻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內(nei) 涵,充分彰顯其文化特色,就能有效激發其文化附加值。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厚施文化丹青的農(nong) 業(ye) 可以令表麵普通的村莊化為(wei) “農(nong) 樂(le) 圖”,飽蘸文化水墨的旅遊業(ye) 則能讓看似平凡的旅程變成“山水行”。農(nong) 文旅融合,活路在旅。祖國大好河山,要靠兩(liang) 隻腳掌丈量;中華萬(wan) 千文化,要用一雙慧眼欣賞。旅遊業(ye) 是連接農(nong) 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的交通阡陌。倘如說農(nong) 業(ye) 是“樂(le) 山”之業(ye) ,文化產(chan) 業(ye) 是“樂(le) 水”之業(ye) ,那旅遊業(ye) 就是樂(le) 山樂(le) 水、仁智得兼的“行者”之業(ye) 。
促進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關(guan) 鍵要靠增加更多“人氣”。這裏講的人氣,不僅(jin) 指受人歡迎程度的“量”的呈現,更是真正給人美好感受的“質”的實現。對於(yu) 文旅產(chan) 業(ye) 而言,需要增加更多農(nong) 業(ye) 的“鄉(xiang) 土氣”。一方麵,應充分挖掘文旅產(chan) 業(ye) 的“農(nong) 味”,打造更多富有鄉(xiang) 村特色、能講好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故事的文旅品牌;另一方麵,要促進文旅產(chan) 業(ye) 更接地氣,開發更多具有文化含金量、旅遊附加值的各類助農(nong) 惠農(nong) 產(chan) 品,在滿足人們(men) 日常文化休閑需求的同時,升華消費者親(qin) 農(nong) 睦農(nong) 的精神境界。對於(yu) 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而言,需要增加更多文化產(chan) 業(ye) 自帶的“詩書(shu) 氣”。耕讀傳(chuan) 家、詩書(shu) 繼世本來就是我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文化的重要價(jia) 值觀。要努力轉變觀念,著力改變單一型、粗放型的鄉(xiang) 村旅遊模式,精心設計有故事、有品位的鄉(xiang) 村旅遊路線,形成“目標是鄉(xiang) 村、過程很享受、結果很治愈”的良性循環,從(cong)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走向目見山川、胸有丘壑。對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而言,需要增加更多旅遊業(ye) 渴望的“人間煙火氣”。發展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應樹立正確的目標導向和堅持積極健康的主題內(nei) 容,避免過度包裝而失去鄉(xiang) 村原味,也不能故意放大或刻意營造所謂落後的“原生態”。發展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既要讓人看得見綠水青山、感受到人間美好,也要讓人留得住鄉(xiang) 愁故事、回想起原鄉(xiang) 情濃,同時真正惠及廣大群眾(zhong) ,讓老百姓實現精神富了,腰包也鼓了。
促進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辟了一條要素集聚的可行路徑。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就“紮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作出部署,還對“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提出明確要求。促進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能推動三個(ge) 產(chan) 業(ye) 聚合形成多重疊加的經濟效益,吸引包括多個(ge) 行業(ye) 的消費者和從(cong) 業(ye) 者在內(nei) 的各類人才,創造更加美好的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隻要堅持“精耕細作”,就一定能譜寫(xie) 新時代的“山鄉(xiang) 巨變”。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9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