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頻傳開放強音 優質外資項目紛紛落地
進一步壓縮外資準入負麵清單,不斷深化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近期,我國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利好消息頻傳(chuan) 。而“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主動對照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等安排,也為(wei) 今後一個(ge) 時期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指明了方向。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和跨國企業(ye) 均表示,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行動以及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所帶來的機遇,增強了中國市場對優(you) 質外資的吸引力,讓中國始終成為(wei) 跨國投資的熱土。
在日前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我國將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作為(wei) 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之一,並提出“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主動對照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等具體(ti) 舉(ju) 措。
商務部表示,這些安排為(wei) 今後一個(ge) 時期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工作指明了方向。記者獲悉,接下來,商務部將推動進一步壓縮外資準入負麵清單,深入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改革開放先行先試,不斷深化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同時,還將繼續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和各地方落實好《國務院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努力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並為(wei) 外資企業(ye) 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服務。
事實上,中國政府始終致力於(yu)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ya) 東(dong) 日前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自2017年以來,我國連續5年修訂外資準入負麵清單,2021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已壓減至31條和27條,在種業(ye) 、汽車船舶和飛機製造、證券、銀行、保險、職業(ye) 培訓等眾(zhong) 多行業(ye) 、領域取消或放寬了外資股比限製,為(wei) 外國投資者創造了更多市場機遇。
一個(ge) 個(ge) 外資企業(ye) 在華擴大發展的經曆則是最好的例證。2003年,寶馬在華合資公司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在沈陽成立。20年來,寶馬沈陽生產(chan) 基地年產(chan) 能達83萬(wan) 輛,成為(wei) 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生產(chan) 基地和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中心之一。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寶馬車產(chan) 自沈陽。
今年5月份,在華晨寶馬迎來20周年之際,寶馬集團宣布,加快在中國沈陽的投資擴產(chan) ,將於(yu) 2026年起在沈陽投產(chan) 具有劃時代意義(yi) 的純電動BMW新世代車型;同時,與(yu) 之配套的BMW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全麵動工,總投資100億(yi) 元人民幣,規劃麵積24萬(wan) 平方米,是現有動力電池生產(chan) 麵積的5倍。
這樣的外資企業(ye) 發展故事比比皆是,很多優(you) 質外資都表示看好中國開放和經濟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在華布局研發製造等核心業(ye) 務。
在江蘇,瑞士博力吉納中國區研發製造基地項目簽約落戶無錫,該項目總投資1億(yi) 美元;菲尼克斯電氣集團瞄準新能源汽車,追加投資1.6億(yi) 元,在南京布局第3個(ge) 基地項目。
在上海,索爾維投資有限公司於(yu) 日前宣布其中國研究與(yu) 創新中心擴建項目完成,該項目將進一步增強企業(ye) 本地研發實力、加快創新速度,至此集團已在中國研究與(yu) 創新中心累計投入40多億(yi) 元人民幣。
在山東(dong) ,12個(ge) 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領域外資項目在第四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hui) 期間集中簽約,總投資額達8.55億(yi) 美元。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我國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624.1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增長12.8%,醫療儀(yi) 器設備及儀(yi) 器儀(yi) 表製造業(ye) 、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ye) 引資增幅分別高達37.1%和21.5%。服務業(ye) 中,研發與(yu) 設計服務領域引資增長10.2%。
數據還顯示,前9個(ge) 月,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新設外資企業(ye) 37814家,同比增長32.4%,外資來華勢頭不減。
“從(cong) 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中國吸收外資結構呈持續優(you) 化趨勢,高技術產(chan) 業(ye) 外資保持快速增長。”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聶平香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商務部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我國高技術產(chan) 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16.3%,遠高於(yu) 同期我國實際使用外資6.5%的平均增速,高技術產(chan) 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占我國外資總額的比重也由23.2%升為(wei) 36.1%。
中國信息協會(hui) 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要舉(ju) 措,將對中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及其與(yu) 現代服務業(ye) 融合發展產(chan) 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並為(wei) 優(you) 質外資在中國發展提供更多機遇與(yu) 廣闊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