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創新競逐新賽道 轉型跑出“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3-10-23 10:09:00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創新競逐新賽道 轉型跑出“加速度”

  老工業(ye) 基地齊齊哈爾譜寫(xie) 全麵振興(xing) 新篇章

  新華社哈爾濱電(記者劉偉(wei) 管建濤 張玥 梁冬)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不斷融入創新元素競逐新賽道,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引領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近年來,黑龍江齊齊哈爾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激發強勁動能,加快振興(xing) 步伐,以優(you) 質環境推動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譜寫(xie) 全麵振興(xing) 新篇章。

  “大國重器”競逐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生產(chan) 一輛敞車要多長時間?

  30分鍾!這是中車齊車集團齊車公司給出的答案。

  “從(cong) 43分鍾到37分鍾再到32分鍾,時間一再壓減,去年是30分鍾,今年的目標28分鍾以下。”中車齊車集團齊車公司精益數字辦副主任王洪業(ye) 告訴記者,這組數據是公司導入工位製節拍化生產(chan) 模式後,C70E型敞車單車生產(chan) 節拍用時的變化。

  截至9月29日,公司交付用戶C70E型敞車和X70型平車共計4741輛,圓滿完成了三季度生產(chan) 計劃任務。

  在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水壓機鍛造廠副廠長王勇崗正和技術人員討論方案。“目前我們(men) 的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兩(liang) 倍多。必須把技術、指標調整到最優(you) ,在技術上不斷突破,才能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王勇崗說。

  與(yu) 傳(chuan) 統的裝備製造業(ye) 相比,中國一重近年來更亮眼的是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

  聚焦“雙碳”目標和風力資源優(you) 勢,齊齊哈爾市近年來的風力發電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在中國一重龍申(齊齊哈爾)複合材料有限公司葉片製造園區,工人們(men) 正加緊趕製一批89米長的風電葉片,為(wei) 投資16.8億(yi) 元的龍江縣30萬(wan) 千瓦風電項目做配套。

  “從(cong) 2021年4月啟動建設風電葉片製造園區,到2022年5月第一支76米葉片下線,到正在生產(chan) 中的98米葉片模具,市場的旺盛需求推著我們(men) 全速前進。”公司總經理徐戈說,園區目前葉片產(chan) 能達到每個(ge) 月100支左右。

  “從(cong)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到進軍(jun) 綠色新能源裝備新賽道,中國一重是齊齊哈爾這座老工業(ye) 基地城市轉型升級的一個(ge) 縮影。”齊齊哈爾市工信局局長楊飛舟說。

  產(chan) 業(ye) 引領蹚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徑

  分紅啦……不久前,在黑龍江省依安縣上遊鄉(xiang) 建明村一次別開生麵的大會(hui) 上,不少農(nong) 民拿到了大紅包,臉上露出了豐(feng) 收的喜悅。

  今年初,村裏合作社與(yu) 北緯四十七(依安縣)綠色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835畝(mu) 的鮮食玉米訂單種植合同。由於(yu) 鮮食玉米喜獲豐(feng) 收,農(nong) 民每畝(mu) 地平均利潤1800元,大大超過以前收益。

  在“北緯四十七”的加工車間,剛從(cong) 合作社收上來的玉米棒經過剝皮、消毒、蒸煮、密封等加工環節,一箱箱包裝好的糯玉米就將發往全國各地。“今年公司跟當地合作社簽了一萬(wan) 畝(mu) 鮮食玉米訂單,有效推動當地農(nong) 民增收。”公司總經理尚文輝說。

  變化不隻發生在種植業(ye) 。“養(yang) 1頭龍江和牛純收入1萬(wan) 元,比普通牛要高很多。”在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哈拉海鄉(xiang) 西裏村,71歲的村民程廣財給記者算了筆賬:養(yang) 普通牛,6個(ge) 月的牛犢也就賣9000元左右,而6個(ge) 月的和牛犢平均能賣到1.4萬(wan) 元。

  西裏村是出了名的養(yang) 牛村,共有500多戶,其中138戶都養(yang) 牛。

  龍江和牛的吸引力,與(yu) 企業(ye) 引領帶動密不可分。走進龍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的一間牛舍,上百頭黝黑健碩的大黑牛在院子裏悠閑地曬著太陽。

  龍江元盛和牛產(chan) 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承達介紹,在龍江縣支持下,公司在當地純種和牛已繁殖到8500頭,累計改良和牛15萬(wan) 頭。

  齊齊哈爾市委書(shu) 記沈宏宇說,齊齊哈爾市把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以工業(ye) 化思維發展農(nong) 業(ye) ,不斷尋求在糧食加工產(chan) 業(ye) 上的突破,打造“糧—食”“糧—藥”“肉—食”“奶—乳”4個(ge) 一體(ti) 化全產(chan) 業(ye) 鏈,全力推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和農(nong) 民增收致富。

  “烤肉+旅遊”點亮城市轉型新名片

  金色的蘆葦在秋風中蕩漾,不時露出一隻隻頭頂紅冠的白色“精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麵積2100平方公裏的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野生丹頂鶴繁衍棲息的家園,也是很多遊客喜愛的“打卡地”。國慶期間,這裏平均每天接待近萬(wan) 名遊客。

  在莫日根廣場、哈拉古城遺址、庫木勒草原走一走,再到雅爾塞鎮哈拉新村的營地度過假日裏的休閑時光……隨著鄉(xiang) 村景觀不斷優(you) 化,服務配套提檔升級,遊客在齊齊哈爾市梅裏斯達斡爾族區的田野中感受“詩和遠方”。

  無論是節假日還是在平時,齊齊哈爾市更能吸引人的一塊招牌是烤肉。“從(cong) 長春坐高鐵兩(liang) 個(ge) 半小時就到齊齊哈爾了,下了車就直奔朋友推薦的這家烤肉店,明天上午去紮龍看鶴,這是我今年願望清單裏最重要的一項,如約實現了。”來自長春的遊客陸婷婷說。

  2022年6月,齊齊哈爾被世界中餐業(ye) 聯合會(hui) 授予“國際(烤肉)美食之都”稱號。這一年,烤肉產(chan) 業(ye) 鏈帶給齊齊哈爾市產(chan) 值200億(yi) 元。旅行社順勢推出的“專(zhuan) 列+烤肉+觀鶴+馬戲”等組合項目,成為(wei) 遊覽北國風土人情的一條黃金線路。

  齊齊哈爾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統計數據顯示,全市中秋國慶假期接待旅遊人數349萬(wan) 人次,同比去年增長75.9%;旅遊收入16.2億(yi) 元,同比去年增長81.3%。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