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失敗是邁向科研“高光時刻”的必經之路

發布時間:2023-10-25 10:33:00來源: 科技日報

  “聽到萬(wan) 鋼主席談起他科研失敗的經曆,尤其是麵對失敗的心態,作為(wei) 理工科學生,我很有感觸,也想把感受分享給我的同學們(men) 。”10月23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ju) 行的中國科協主席萬(wan) 鋼與(yu) 大學生見麵會(hui) 上,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yu) 材料科學學院的博士生朱健和在與(yu) 萬(wan) 鋼對話後感觸頗深。

  “我是一名學習(xi) 基礎學科的學生,基礎研究要坐冷板凳,過程也很枯燥,青年學子應該怎樣麵對”?當現場一位同學將問題拋出後,萬(wan) 鋼笑了笑回答道:“基礎科學,其樂(le) 無窮。”

  萬(wan) 鋼認為(wei) ,從(cong) 事基礎研究雖然要坐冷板凳,但並不寂寞。他分享了早年在同濟大學求學時的經曆:因為(wei) 擔心環境擾動影響實驗結果,他總在淩晨1點到5點開展實驗。“和現在年輕人一樣,我那時總熬夜,但一點也不覺得困,因為(wei) 實驗探索的過程讓我很興(xing) 奮。尤其是當有新發現時,那種感受無與(yu) 倫(lun) 比。”

  萬(wan) 鋼勉勵青年學子,要帶著激情做研究、寫(xie) 文章。“過程有時是枯燥的,但經曆過後你會(hui) 發現其中的無窮樂(le) 趣,會(hui) 讓你愛上科學探索的過程。”

  失敗是學習(xi) 、科研中繞不過的檻。當有同學問到該如何麵對實驗研究中的失敗時,萬(wan) 鋼坦承,任何科學實驗都可能經曆失敗,自己也不例外。“既然是實驗探索,就意味著我們(men) 對事物還沒有完全了解,出現與(yu) 預想不一致的結果很正常,這也是科學探索的價(jia) 值和樂(le) 趣所在。”他說。

  萬(wan) 鋼提醒青年學子,科學實驗並非一定要看到某種既定現象,有時意外發現也能成為(wei) 重要成果。他曾在一次研究時意外發現,物體(ti) 內(nei) 部的孔洞能夠阻礙聲波傳(chuan) 播,進而起到隔音效果。這一意外收獲後來也轉化為(wei) 研究成果。

  “無論意外還是失敗,這都是邁向科研‘高光時刻’的必經之路。”萬(wan) 鋼表示,科學研究重在日常積累,對探索過程中的意外情況要保持好奇心,當意外反複出現時,或許正是規律發現的開端。

  萬(wan) 鋼同時對青年學子寄予更大期許,希望年輕人要開拓視野、眼觀全球,“環境變化、糧食安全、能源問題……我國發展中遇到的許多問題,與(yu) 人類共同麵對的問題是緊密聯係的。”他囑托青年學子要更加注重開放溝通,與(yu) 國內(nei) 外一流學者廣泛交流,為(wei) 中國科技事業(ye) 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都芃)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