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的報道】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夏糧早稻豐(feng) 收到手,秋糧增產(chan) 已成定局,今年糧食產(chan) 量有望再創曆史新高,連續9年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牛羊禽肉全麵增產(chan) ,‘菜籃子’產(chan) 品供應充足;幫扶產(chan) 業(ye) 發展分類推進;現代農(nong) 業(ye) 建設紮實推進;農(nong) 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10月23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總農(nong) 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在國新辦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今年以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全力抓好穩產(chan) 保供,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努力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統籌推進鄉(xiang) 村發展建設治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全年糧食產(chan) 量有望再創曆史新高
今年,我國糧食生產(chan) 克服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dong) 北局地嚴(yan) 重洪澇、西北局部幹旱等災害影響,產(chan) 量有望再創曆史新高。夏糧產(chan) 量2922.6億(yi) 斤,比上年略減25.5億(yi) 斤,仍處於(yu) 曆史第二高位。早稻產(chan) 量566.7億(yi) 斤、增加4.3億(yi) 斤,連續四年增產(chan) 。據農(nong) 情調度,截至10月22日,全國秋糧已收81.3%。
“秋糧大頭已豐(feng) 收到手。從(cong) 專(zhuan) 家田間測產(chan) 和各地實打實收的情況看,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增產(chan) ,個(ge) 別省份因災減產(chan) ,有增有減,增的明顯比減的多,算大賬今年秋糧是增產(chan) 年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司長潘文博透露。
據農(nong) 情調度,預計今年秋糧麵積比上年增加700多萬(wan) 畝(mu) ,連續第4年增加,奠定了增產(chan) 基礎。其中,高產(chan) 作物玉米麵積增加較多,預計增加1300多萬(wan) 畝(mu) ,相應的雜糧雜豆等低產(chan) 作物的麵積減少,兩(liang) 類作物畝(mu) 產(chan) 相差500斤左右。
“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效果初顯,這是今年秋糧增產(chan) 的關(guan) 鍵。年初,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啟動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今年重點在200個(ge) 玉米大縣、100個(ge) 大豆大縣整建製推進單產(chan) 提升,從(cong) 耕種管收、地種藥肥全環節找差距,拿出綜合性解決(jue) 方案。今年重點抓玉米大豆的種植密度問題,專(zhuan) 家調查,這些重點縣大豆密度每畝(mu) 增加800~1000株、每畝(mu) 可增產(chan) 30~50斤,玉米密度增加500~800株,每畝(mu) 增產(chan) 150~300斤。專(zhuan) 家測算,300個(ge) 重點縣單產(chan) 提升對糧食豐(feng) 收的貢獻率達73%,有效對衝(chong) 了洪澇、幹旱等災害對糧食生產(chan) 的影響。”潘文博分析,此外,今年的天氣總體(ti) 是幫忙的,雖然局部災害較重,但多數主產(chan) 區雨水調和、光熱充足,利於(yu) 作物生長發育和產(chan) 量形成。
潘文博表示,從(cong) 目前掌握情況看,秋糧增產(chan) 可以實現“以秋補夏”,夏糧、早稻、秋糧這3季算下來,全年糧食產(chan) 量有望再創曆史新高,可以實現全年糧食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的預期目標。“三春不如一秋忙,收到家裏才算糧。目前,北方秋收在掃尾,南方晚稻、晚秋作物還沒有大麵積收獲,近期冷空氣頻繁,南方還有台風影響,抗災搶收奪豐(feng) 收的任務還比較重,我們(men) 要指導各地根據作物成熟時間調度好機具,搶時搶晴收獲,及時烘幹晾曬,確保顆粒歸倉(cang) 。”潘文博說。
“菜籃子”市場供給充足價(jia) 格平穩
前三季度,我國豬肉產(chan) 量4301萬(wan) 噸,同比增長3.6%,9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240萬(wan) 頭,產(chan) 能較為(wei) 充裕,後期市場供應有保障。牛羊禽肉產(chan) 量2673萬(wan) 噸、增長4.4%,禽蛋產(chan) 量2552萬(wan) 噸、增長2.1%,牛奶產(chan) 量2904萬(wan) 噸、增長7.2%,國內(nei) 水產(chan) 品產(chan) 量4733.6萬(wan) 噸、增長4.8%。蔬菜水果供給增加。總體(ti) 看,“菜籃子”市場供給充足、價(jia) 格平穩。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市場與(yu) 信息化司負責人劉涵介紹,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監測,今年以來全國“菜籃子”重點品種供應總量充足,市場運行基本正常,當前價(jia) 格水平低於(yu) 去年同期。中秋國慶長假,肉蛋奶、果蔬魚等量足價(jia) 穩,節後“菜籃子”產(chan) 品價(jia) 格整體(ti) 穩中走低。展望後期,第四季度全國肉蛋奶產(chan) 能充裕,蔬菜在田麵積穩中有增,“菜籃子”市場保供穩價(jia) 基礎紮實,完全能滿足老百姓生活所需。但冬春季節設施蔬菜占比較高,加上雨雪冰凍天氣多發,“菜籃子”產(chan) 品在生產(chan) 、物流等方麵的成本相應增加,部分品種價(jia) 格將季節性上漲。
“我們(men) 將持續抓好冬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生豬等畜禽產(chan) 能總體(ti) 穩定。落實落細各項防災減災措施,守好老百姓的‘菜籃子’和‘果盤子’。加強產(chan) 銷對接,引導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做好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的儲(chu) 藏保鮮,促進‘菜籃子’產(chan) 品均衡有序上市。強化責任落實,開展‘菜籃子’市長負責製考核,督促指導大中城市做好極端天氣穩產(chan) 保供預案,確保重點品種不脫銷、不斷檔。”劉涵說。
多措並舉(ju) 鞏固農(nong) 民收入增長好形勢
曾衍德介紹,前三季度,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7.3%。鄉(xiang) 村富民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平穩發展,鄉(xiang) 村休閑旅遊穩步恢複,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產(chan) 業(ye) 融合穩步推進,建設50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40個(ge)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200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更多農(nong) 民實現就近就地就業(ye) 。
增加農(nong) 民收入是“三農(nong) ”工作的中心任務。談及接下來如何持續加力、多措並舉(ju) 鞏固農(nong) 民收入增長好形勢,曾衍德從(cong) 四方麵進行了闡釋。
一是促進產(chan) 銷銜接暢銷增收。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會(hui) 同糧食等部門,落實好秋糧收購政策,增加收購網點,讓農(nong) 民便利銷售、順暢銷售,賣得出、賣得好。同時,做好秋季水果等產(chan) 銷銜接,讓農(nong) 民既有好收成又有好收入。
二是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就業(ye) 增收。利用四季度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旺季,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特別是秋季果品保鮮儲(chu) 藏及加工,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轉化增收、錯峰銷售增收。同時,抓住旅遊消費回暖時機,推介一批美麗(li) 鄉(xiang) 村休閑旅遊精品線路和精品景點,拓展功能價(jia) 值增收。加強農(nong) 民技能培訓和就業(ye) 服務,促進外出農(nong) 民工穩崗就業(ye) 。
三是抓好項目建設拓崗增收。指導各地通過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建設倉(cang) 儲(chu) 冷鏈物流設施等項目,增加就業(ye) 崗位。擴大公益性崗位,讓農(nong) 民在家門口有活幹、有錢賺。
四是深化農(nong) 村改革賦能增收。統籌推進農(nong) 村土地製度、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等改革,有序推進農(nong) 村產(chan) 權流轉交易規範化建設,紮實做好確權,穩步推進賦權,有序實現活權,賦予農(nong) 民更加充分的財產(chan) 權益。積極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讓農(nong) 民更多分享發展成果。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24日 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