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網約車司機互發“假單” 惡性競爭究竟傷了誰

發布時間:2023-10-26 10:31:00來源: 廣州日報

  隨著越來越多司機湧入網約車平台,國內(nei) 一些機場、火車站、景區等熱門乘客集散地紛紛成了網約車司機的“必爭(zheng) 之地”。當麵臨(lin) 客流量大“爆單”時,一些網約車司機為(wei) 了能夠優(you) 先接到遠距離的“大單”,會(hui) 利用平台的監管盲區進行“作弊”以取得排隊接客的“優(you) 先權”;而當客流量相對較少時,一些司機為(wei) 了不“白跑一趟”,甚至會(hui) 將“花招”用在同行身上。“比如為(wei) 排隊靠前的同行發個(ge) ‘假訂單’,等其接單後再取消,這樣對方就掉出了排隊候客的序列。”一位司機說。

  但這種“發假單”的做法,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兩(liang) 敗俱傷(shang) ”。當網約車平台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以及相關(guan) 司機候客機製的調整,以跑網約車為(wei) 生的司機也開始意識到“發假單”百害而無一利,這種行為(wei) 正逐漸減少,成為(wei) “過去式”。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接“大單”完成“KPI”

  熱門乘客集散地成網約車“必爭(zheng) 之地”

  在某機場的網約車候客點,晚上7時左右開始了“上客模式”,隨著航班一架架抵達,乘客們(men) 魚貫而出,一台台網約車在航站樓的指定候客點應“約”而來。

  “今天上客比較早,一般來說都是到了晚上8點後才陸續上客。”網約車司機黃師傅在記者一踏上他的車後就打開了話匣子。

  隨著黃師傅“滴”一聲掃向停車場的繳費碼,40元的停車費就已經成了他候車的“成本”之一,如果這一單沒有賺到至少40元,就算除去人工和時間成本,他這單生意也成了“支出”。

  因此,像國內(nei) 的眾(zhong) 多機場、火車站、景區等熱門乘客集散地也就成為(wei) 網約車司機潛在的“大單”聚集地,也成為(wei) 網約車行業(ye) 的“必爭(zheng) 之地”。

  “現在的停車費比較貴,一小時往往就要15元,所以就算知道會(hui) 有單,我們(men) 也不敢太早進入停車場等客。”黃師傅說,他通常會(hui) 提前兩(liang) 三個(ge) 小時來到這些熱門乘客集散地停車等單,爭(zheng) 取能夠接上一兩(liang) 個(ge) “大單”,這樣基本上就完成了當天給自己定下的“KPI”。

  他介紹,近兩(liang) 年進入網約車行業(ye) 的司機越來越多,而網約車市場已基本“飽和”,因而自己的收入也有所下降,即便同樣是從(cong) 某熱門乘客集散地接到“大單”,之前的收入一天最多能達到七百元左右,現在最多也隻有五百元左右。

  黃師傅介紹,接“大單”和短途的“小單”不同,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每天大致幾點去往這些地方開始排隊,到了停車場後在哪裏停車會(hui) 相對容易接到單,還有每天大概到了幾點後就基本上沒有單了。”

  網上“排隊”忙

  有司機預設置乘客“目的地”接單

  和出租車司機現場等待排隊不同,在熱門乘客集散地,網約車司機的“排隊”是在網上進行的。“當開始‘爆單’時,不但乘客要排隊等車,網約車司機也同樣要排隊等客。”黃師傅告訴記者,網上排隊的先後成了能否在“大單”聚集地搶到單的關(guan) 鍵因素。

  黃師傅說,搶到單的另一個(ge) 重要因素,就是司機所排“隊伍”中司機人數的多少。他解釋,由於(yu) 在某網約車平台,司機可以提前設置“目的地”,到了候客點後,司機會(hui) 設置一些距離較遠的區域作為(wei) “目的地”,一旦有乘客下單的目的地與(yu) 司機所設置的相同,這輛網約車就會(hui) 進入該目的地的“隊列”裏進行排隊,排名靠前的司機自然能優(you) 先接單。

  因此,網約車司機中有一個(ge) 不成文的“規則”——自己設置的“目的地”不會(hui) 與(yu) 其他司機共享。他告訴記者,如果讓同行知道了自己的“目的地”,而對方剛好排在同一條“隊伍”中靠後的位置,說不準就會(hui) 給你發“假單”,讓你掉出“隊伍”。

  給自己或同行“發假單”

  惡性競爭(zheng) 下往往“兩(liang) 敗俱傷(shang) ”

  “‘假單’最初都是給自己發的,因為(wei) 當時平台有一些獎勵的機製。”網約車司機輝哥介紹起“發假單”的由來:在網約車平台發展初期,為(wei) 了鼓勵司機每天接更多的單,一般都會(hui) 在某個(ge) “節點單”時設置一定的獎勵機製,如當網約車司機跑到“20單”時,就會(hui) 設置一定的獎勵給司機,因此有的司機就會(hui) 用另一個(ge) 手機號給自己“發假單”湊單數拿獎勵。

  隨著網約車越來越多,乘客的市場份額也基本固定,平台給予司機的“獎勵”也越來越少,因此為(wei) 了衝(chong) “節點單”給自己“發假單”的做法也就慢慢行不通了;但隨著更多網約車司機加入到熱門乘客集散地接客的競爭(zheng) 隊伍中,有些網約車司機開始了向同行“發假單”。

  黃師傅解釋,在熱門乘客集散地的“排隊”機製中,但凡司機接到了兩(liang) 單被取消的訂單,就會(hui) 因此“掉”出隊列。“比如一個(ge) 近800人的司機隊伍,一般排在100名到150名之前的位置就能夠接到單,但如果接了兩(liang) 單又都被取消,係統就會(hui) 讓你掉到近800名,而原本排在150名之後的司機就會(hui) 因此增補到前麵來。”

  “其實那麽(me) 多司機,如果隻有一兩(liang) 個(ge) 使壞,給‘大隊伍’造成的影響不會(hui) 很大,但如果大家都互相‘發假單’,工作就很難開展了。”黃師傅說,如果“假單”剛好發到的不是長期在熱門乘客集散地等待上客的網約車司機,對方大概率會(hui) 就此“認倒黴”空車離開;但如果“假單”是發到長期在熱門乘客集散地等待上客的網約車司機,大概率會(hui) 因此引起一番“紛爭(zheng) ”。

  網約車司機王師傅說,隻要是在熱門乘客集散地接過單的網約車司機幾乎都知道“發假單”一說。他認為(wei) ,引起同行之間彼此“發假單”的主要原因,在於(yu) 淡季的時候網約車司機多,而坐網約車的乘客較少,排到隊伍靠後位置的司機有可能等了很久卻一個(ge) 乘客都沒拉到,不得已地給同行“發假單”,以便自己能接到單,不至於(yu) “白跑一趟”。然而“發假單”一旦惡性循環起來,結果往往是“兩(liang) 敗俱傷(shang) ”,到最後,靠前的司機不斷“掉隊”,而原本靠後的司機在位置提前之後也會(hui) 以同樣的方式被同行“擠”出來。

  虛擬定位、虛擬號“推波助瀾”

  司機難接“真單” 乘客用車也受影響

  “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你明明是在某熱門乘客集散地下的訂單,但接單的司機卻是在十幾公裏以外的地方開過來?”黃師傅告訴記者,這種單往往是司機用一個(ge) 手機號“甩定位”,將自己的位置“定”在了該熱門乘客集散地進行“排隊”,而實際上司機還有另一個(ge) 手機號用來在其他網約車平台接單。他介紹,如今在網絡上仍有一些“虛擬定位”軟件存在,這些軟件讓個(ge) 別司機在接單或“發假單”時有了更多的“選擇”,同樣增加了平台對司機的監管難度。比如司機明明是在其他地方,怎麽(me) 能夠給同行發“假單”呢?隻用一個(ge) “甩定位”的軟件就可以實現。

  此外,由於(yu) 一些網約車司機會(hui) 在多個(ge) 平台接單,也“催生”了相關(guan) 提供虛擬號碼接單的“工作室”,間接助推了“發假單”現象。

  王師傅表示,有的網約車司機車上備有筆記本電腦,利用虛擬號碼一小時就可以下幾十筆“假單”,影響同行不說,還會(hui) 造成一些有實際打車需求的乘客打不到車。“從(cong) 接單司機的角度來看,有的目的地也是真的,當下很難分辨出接到的到底是真單還是假單。”

  監管力度加大

  “發假單”現象已減少

  針對一些熱門乘客集散地網約車司機“發假單”的現象,某網約車平台業(ye) 內(nei) 人士反饋,平台會(hui) 限製司機設置“超級順路”功能,以避免司機挑單,影響排隊秩序。“經核實確認作弊的司機,也將嚴(yan) 格按照平台規則,針對不同類型作弊行為(wei) ,進行扣分或停止服務的處置。”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網約車司機也意識到“發假單”最終隻會(hui) 讓大家都接不到單,一番反思後也慢慢放棄了這種做法。黃師傅告訴記者,如今跑熱門乘客集散地“大單”的網約車司機基本上都會(hui) 遵守“規矩”,不給同行“發假單”,能否接到“大單”全憑運氣。

  “平台現在監管也很嚴(yan) 格,一旦被發現,對司機的影響很大。”黃師傅說,比如一些比較“低級”的“發假單”行為(wei) ,通過平台的定位就能夠發現,發出訂單的位置和司機所在的位置隻有幾米甚至重合,自然就會(hui) 被平台識別,進而影響司機賬號的信譽度,從(cong) 而影響其收入。“以我這個(ge) 級別為(wei) 例,一旦被平台‘降級’,一個(ge) 月至少會(hui) 損失兩(liang) 三千元的收入。”

  他解釋,隻要是以跑網約車為(wei) 生的司機,還是會(hui) 非常注重自己在平台的信譽度,通過平台的大數據算法,司機的信譽度級別越高,接到“大單”的幾率也會(hui) 越大,同時匹配到優(you) 質乘客的幾率也會(hui) 越高。

  他告訴記者,如此前“發假單”現象比較多的機場、火車站等重點區域,現在也有了新的變化。如今網約車司機在這些區域接單已經沒有辦法再預設置“目的地”,“超級順路”功能已被限製,隻能接平台隨機派出的訂單,至於(yu) 訂單遠近自然也都是隨機的。“如果這個(ge) 訂單是在22公裏以內(nei) 的,司機在送完乘客後再回到這裏接單,係統也會(hui) 將其排在隊伍相對靠前的位置,也算是‘補償(chang) ’了司機此前接到的‘小單’。”他說,此外,平台會(hui) 讓信譽級別較高、評價(jia) 較好的網約車司機有一定的接單“優(you) 先權”,這也讓網約車司機更加注重自己的信譽度。

  黃師傅說,監管力度加大之後,很多司機可能會(hui) 像他一樣,不會(hui) 專(zhuan) 門空車開過去等“大單”,隻有在剛好接到去這些熱門乘客集散地的訂單時順便等一等“回程單”。“到時候恐怕也沒有司機再‘發假單’了。”

  中國網約車發展曆程:

  我國網約車行業(ye) 自2010年興(xing) 起,至今已多次進行了格局調整:

  2010年5月,易到用車在北京成立,率先推出“專(zhuan) 車”服務。

  2012年,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正式上線。

  2014年,優(you) 步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2015年,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宣布合並,滴滴出行上線順風車業(ye) 務;首汽約車上線、曹操專(zhuan) 車上線。

  2016年7月,《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頒布,肯定了網約車的合法地位。同年8月,滴滴出行並購優(you) 步。

  從(cong) 2017年開始,網約車行業(ye) 進入高速發展期,合規化進程加快,各平台積極配合監管,安全規範成為(wei) 重要的評價(jia) 因素。

  2018年,嘀嗒於(yu) 多個(ge) 城市上線出租車業(ye) 務並升級為(wei) “嘀嗒出行”。同年4月,美團打車登陸上海,高德上線順風車業(ye) 務,聚合模式開始在網約車市場上出現。這種模式通過整合多個(ge) 平台或服務商,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豐(feng) 富和便捷的出行選擇。在聚合平台模式下,一些沒有規模化的網約車平台和網約車運營管理企業(ye) 看到了新的發展機會(hui) 。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張丹

  《廣州日報》2023年10月26日第12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