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采砂場毀壞千畝耕地,保護耕地不是一句空話

發布時間:2023-11-01 10:04: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龍之朱

  據中國三農(nong) 報道,近日,山西省芮城縣有10個(ge) 砂場流轉農(nong) 民耕地,然後在耕地裏大肆挖砂,對耕地及生態環境產(chan) 生了嚴(yan) 重破壞。據記者調查,這10個(ge) 砂場占用了近千畝(mu) 的耕地。

  此事一經披露,芮城縣迅速作出回應,稱縣委、縣政府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開展工作,目前正在對平台反映的問題調查核實,一經查實,將嚴(yan) 肅追責,絕不姑息。

  以土地流轉的名義(yi) ,從(cong) 農(nong) 民手中拿來土地,卻大肆采挖,把好端端的山河溝穀弄得滿目瘡痍,芮城縣土地開發秩序竟然如此混亂(luan) !尤其讓人咋舌的是,這10個(ge) 砂場都有當地自然資源部門發放的許可證。

  這也意味著,至少在當地官方認知中,10個(ge) 砂場都是有證的正規砂場。砂場采砂,都得到了當地有關(guan) 部門的“背書(shu) ”。

  那麽(me) 問題來了,其一,土地流轉以後作什麽(me) 用途,當地農(nong) 業(ye) 部門有沒有監管?

  對於(yu) 農(nong) 村土地流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ong) 村土地承包法》第38條明確規定,土地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依法、自願、有償(chang) ,任何組織和個(ge) 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土地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nong) 業(ye) 用途,不得破壞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和農(nong) 業(ye) 生態環境等。

  芮城縣這些砂場從(cong) 農(nong) 民手中把土地流轉過來,並沒有告知農(nong) 民將來要幹什麽(me) ,而當地農(nong) 業(ye) 部門、鄉(xiang) 鎮等等也一路綠燈,並無任何疑問,這不免讓人懷疑,在當地開砂場已是公開的生意。

  其二,砂場大肆采砂,嚴(yan) 重破壞生態環境,當地環境部門有無監管?

  從(cong) 記者拍攝的視頻看,采砂基本上沒啥科技含量,就是破開土地,直接開挖,這樣的簡單粗暴,往往對土地、生態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按理說,這樣的事情環保部門應該很敏感,然而,自始至終卻未見任何環保的努力。

  其三,國土部門發放采砂許可證,有沒有實地調查過開采區的土地來源?

  當地自然資源局負責人口口聲聲說采砂占地都是未利用土地,不是耕地,又說用於(yu) 采砂的地量很小。這也讓人不解,如果國土部門沒有實地調查就發證,那是失職;明知毀壞耕地而發證,則是違紀違法行為(wei) 。

  由此可知,至少在芮城,並沒有把國家耕地保護的法律和政策當回事,其所遵循的,還是野蠻的破壞性開發思路。類似的情形,在芮城並非孤例。2022年,芮城就被曝中條山脈非法礦山長期盜采無人監管,多家采石場非法采石,山脈被挖得支離破碎,河道上麵一刮風就飛沙走石。當時地方政府表態啟動調查、嚴(yan) 肅整改。如今,又曝出采砂問題。

  山西芮城地處晉陝豫三省黃河流域金三角區域,早在2018年就入選全國第二批45個(ge)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保護耕地、保護生態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落實在具體(ti) 的行政過程中,做細做實每一個(ge) 環節。如果總是無視法律和國家政策,棄守監管責任,甚至為(wei) 非法開采背書(shu) ,確實該查查了。(龍之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