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力爭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係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張辛欣)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ti) 係初步建立,一批關(guan) 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
這是記者3日從(cong)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獲悉的。
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是未來產(chan) 業(ye) 的新賽道。我國人形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前期已有一定基礎,要加強政策引導,集聚資源推動關(guan) 鍵技術創新,培育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意見按照謀劃三年、展望五年的時間安排做了戰略部署。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ti) 係初步建立,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ye) 和一批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產(chan) 業(ye) 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應用場景更加豐(feng) 富,相關(guan) 產(chan) 品深度融入實體(ti) 經濟。
意見部署了5方麵任務。在關(guan) 鍵技術突破方麵,打造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等。在產(chan) 品培育方麵,打造整機產(chan) 品、夯實基礎部組件、推動軟件創新。在場景拓展方麵,打造製造業(ye) 典型場景、加快民生及重點行業(ye) 推廣。在生態營造方麵,培育優(you) 質企業(ye) 、完善創新載體(ti) 和開源環境、推動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在支撐能力方麵,健全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提升檢驗檢測和中試驗證能力、加強安全治理能力。
意見設立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重點產(chan) 品和部組件攻關(guan) 、拓展場景應用等3個(ge) 專(zhuan) 欄,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