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體教融合拓寬鄉村孩子成長之路

發布時間:2023-11-03 10:05: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南寧11月2日電 題:體(ti) 教融合拓寬鄉(xiang) 村孩子成長之路

  新華社記者徐海濤

  運球、投籃、對戰……傍晚時分,廣西平果市新安鎮中心小學的籃球場上特別熱鬧,放學後的孩子們(men) 在專(zhuan) 職體(ti) 育老師的帶領下進行課後集中訓練。

  “近幾年,籃球已經成為(wei) 學校的特色體(ti) 育項目,我們(men) 還曾獲得過聯賽冠軍(jun) 。”在新安鎮中心小學任職10年的體(ti) 育老師潘小豔說。

  潘小豔口中的冠軍(jun) 是學校師生們(men) 引以為(wei) 傲的榮譽——2019年8月,新安鎮中心小學籃球隊在2019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全國集訓及聯賽中脫穎而出,勇奪全國冠軍(jun) 。

  “獎杯背後是體(ti) 教融合給基層教育帶來的巨大改變,孩子們(men) 越來越熱愛運動,也變得更加自信。”在新安鎮中心小學校長黃華看來,體(ti) 教融合不僅(jin) 給學校提供了更多參與(yu) 體(ti) 育活動和賽事的機會(hui) ,更通過學校體(ti) 育工作的完善為(wei) 孩子們(men) 的成長注入了更多能量。

  作為(wei) 一個(ge) 西部山區鄉(xiang) 鎮,新安鎮有18個(ge) 村和1個(ge) 社區,一些村屯與(yu) 鎮政府所在地相距超過20公裏。“以前,學校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兩(liang) 三個(ge) 籃球都不夠孩子們(men) 上課用的。”潘小豔回憶,剛來學校任教時,學校體(ti) 育器材都很緊張,更難言體(ti) 育教學質量。

  如今,伴隨著一係列體(ti) 教融合舉(ju) 措的落地,新安鎮中心小學和全國很多學校一樣,學校體(ti) 育工作邁上了新台階。進入校門,迎麵便是一個(ge) 綠茵場和塑膠跑道組成的現代化操場,不遠處還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多個(ge) 專(zhuan) 門運動場地。

  “全校現在有8個(ge) 體(ti) 育老師,開設了籃球、足球、羽毛球、武術等多個(ge) 體(ti) 育課程,我們(men) 不僅(jin) 要開齊體(ti) 育課,更要上好體(ti) 育課。”潘小豔說,近年來,她和同事們(men) 接受的專(zhuan) 業(ye) 培訓頻率也高了起來,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成為(wei) 常態。

  在學校組織下,學生們(men) 的訓練日益規範化、專(zhuan) 業(ye) 化。“早上課前體(ti) 能訓練、下午課後技術訓練,孩子們(men) 參與(yu) 積極性非常高。”黃華說,“此前學校門衛還曾反映,一些孩子主動到校時間太早了,早上6點就到校門口了。”

  課程之餘(yu) ,學生們(men) 參與(yu) 的各級青少年賽事也多了起來。平果市文化體(ti) 育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許日昌介紹,近年來,平果市不斷推動多樣化的體(ti) 育項目進校園,除了承辦各類高規格青少年體(ti) 育賽事活動之外,還廣泛開展青少年校內(nei) 校際體(ti) 育比賽,平果順利入選首批廣西體(ti) 教融合示範創建縣(市)。

  多位受訪教師反映,體(ti) 教融合帶動了學校整體(ti) 教學效果的提升,孩子們(men) 不僅(jin) 喜歡上運動鍛煉,有了體(ti) 育愛好,更從(cong) 一項項活動和賽事中磨煉了意誌、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我以前不愛說話,甚至有厭學情緒。加入學校籃球隊後,我慢慢開朗自信起來,文化課成績也逐步提高了。”一位受訪學生說。

  “在近期舉(ju) 行的平果市中小學籃球賽中,我們(men) 學校男子組、女子組都進了前5名,但孩子們(men) 賽後還複盤總結,說下次要爭(zheng) 取更好名次。”黃華說,“成績不是目的,讓人特別欣慰的是,孩子們(men) 能從(cong) 體(ti) 教融合中拓展視野、學有所獲,自信勇敢地向前奔跑。”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