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山包自然保護區迎來今年首批越冬黑頸鶴
新華社昆明11月5日電 雲(yun) 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最新監測發現,越冬黑頸鶴近日陸續飛抵該保護區大海子濕地,截至11月4日已有21隻,這意味著該保護區已開啟新的黑頸鶴越冬季。
黑頸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位於(yu) 雲(yun) 南省昭通市昭陽區的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黑頸鶴單位麵積數量分布最多的保護區之一。自建立保護區以來,這裏逐漸成為(wei) 黑頸鶴在雲(yun) 貴高原上最重要的越冬棲息地和遷徙中轉站。
雲(yun) 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程師吳太平介紹,11月2日,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到3隻黑頸鶴飛抵大海子濕地,截至11月4日已有21隻,這是今年首批飛抵該保護區的黑頸鶴。連日來,還有紅嘴鷗、林鷸、夜鷺等10餘(yu) 種候鳥陸續飛抵該保護區越冬棲息。
近年來,雲(yun) 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積極實施濕地保護與(yu) 恢複、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食物源基地建設等管護措施,推動保護區生態環境穩步改善,保障黑頸鶴等候鳥越冬棲息安全。近3年來,飛抵該保護區越冬棲息的黑頸鶴均保持在1500隻以上,最多達1900多隻,其他越冬棲息的候鳥數量和種類也在穩步增加。(林碧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