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司乘雙方接受度不一 網約車“一口價”該不該取消

發布時間:2023-11-10 09:58:00來源: 工人日報

  司乘雙方接受度不一,網約車“一口價(jia) ”該不該取消?

  專(zhuan) 家表示,需厘清平台、乘客、司機三方責權利邊界,在供需平衡中實現動態監管、理性監管和人性化監管

  閱讀提示

  乘客端普遍接受“一口價(jia) ”,而司機端則對“一口價(jia) ”態度消極,爭(zheng) 議中的“一口價(jia) ”該不該取消?專(zhuan) 家表示,單純取消並不能完全緩解矛盾,而應厘清責權利邊界,兼顧各方利益,尋求最優(you) 解。

  日前,重慶張女士預約了“一口價(jia) ”網約車,上車後因司機希望提前付款並顯示結束行程,雙方發生爭(zheng) 執。隨後,該司機遭乘客投訴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司機卻覺得委屈:“‘一口價(jia) ’收益少,而提前付款對乘客沒有影響,同時還不耽誤自己繼續接單。”

  在山高路不平的山城,因價(jia) 格更加優(you) 惠,同時能夠規避繞路等風險,“一口價(jia) ”模式廣受消費者青睞。同時,也有不少司機反映,在遇到因堵車等原因超出預估的行程時間的情況下,“一口價(jia) ”訂單不僅(jin) 容易虧(kui) 錢,還可能因超速超車等行為(wei) ,加大安全隱患。褒貶不一的“一口價(jia) ”訂單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尋求最優(you) 解?《工人日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乘客獲優(you) 惠,司機頻喊虧(kui)

  “一口價(jia) ”顧名思義(yi) ,指的是乘客設定目的地後,係統給出一個(ge) 固定結算價(jia) 格,不管堵車還是改路,所花費的價(jia) 格都不變。

  受訪的多名司機認為(wei) ,“一口價(jia) ”對乘客來說確實優(you) 惠,但司機容易吃虧(kui) 。原價(jia) 為(wei) 40餘(yu) 元的快車訂單,選擇“特惠”模式後,需要支付的實際金額為(wei) 27元,這其中平台抽成5元,最終司機獲得的實際收入為(wei) 22元。

  而此模式的最大弊端在於(yu) ,如果因為(wei) 堵車等原因超出預估的行程時間,司機非常容易虧(kui) 錢。

  重慶網約車司機劉虎告訴記者,自己在前不久接到一個(ge) “ 一口價(jia) ”訂單,距離是 27 公裏,平台預估需要51分鍾可以將乘客送到目的地。但因為(wei) 堵車,這一單的實際運營時間長達一個(ge) 半小時。“快車的價(jia) 格在 77 元~90 元之間, 而‘一口價(jia) ’ 隻有 51 元。”這一單跑下來,去掉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及油費,幾乎不賺錢。

  重慶網約車司機王軍(jun) 告訴記者,“一口價(jia) ”訂單並非強製接單,可由司機自行選擇。“高峰期我從(cong) 來不開‘一口價(jia) ’,怕賠錢。但平時還是會(hui) 接,因為(wei) 乘客打車時平台會(hui) 自動勾選這個(ge) 模式,接到的單多一些。”然而,王軍(jun) 表示,平台上的“一口價(jia) ”訂單如今能占據自己整體(ti) 單量的30%~40%。

  此外,還有司機表示,“一口價(jia) ”訂單存在安全隱患,司機想方設法盡快到達目的地,超速、搶燈等行為(wei) 時有發生。

  同時,也有司機擔心:如果取消了類似優(you) 惠,乘客選擇網約車的熱情可能會(hui) 下降,這同樣會(hui) 影響接單和收入。

  定價(jia) 欠合理,收入難保障

  在部分乘客看來,“一口價(jia) ”模式既節約了乘車支出,又能減輕對司機繞路、延時等非正當服務行為(wei) 的疑慮。

  但是,對於(yu) 網約車司機而言,派單機製是否公平則有待商榷。有網約車司機反映,若開啟“一口價(jia) ”“特惠價(jia) ”接單模式,會(hui) 長時間接不到普通訂單,而平台對特惠訂單的抽成比例又與(yu) 普通訂單無異,司機收入難以保障。

  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研究員莫遠明表示,目前的定價(jia) 機製中,平台掌握著定價(jia) 主導權,司機、運力公司等行業(ye) 組成部門的參與(yu) 度和話語權並不高,行業(ye) 一直呼籲建立定價(jia) 協商機製。

  今年以來,“訂單越來越難搶,收入越來越低”,成為(wei) 網約車司機們(men) 共同的抱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網約車市場“內(nei) 卷”激烈。一些地方已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ye) 務,還有多個(ge) 城市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提醒從(cong) 業(ye) 者謹慎“入場”。

  為(wei) 了在覆蓋經營成本後還能賺取一份說得過去的收入,不少司機隻能有單就搶,甚至不得不以提高工作時長作為(wei) 代價(jia) ,被“卷”在車流裏。

  “一天必須要跑夠12個(ge) 小時,才能跑到600元,除去充電費和租金,就剩下300元左右。再加上吃住、違章罰款等支出,每天要跑到800元才能開始掙錢。”住在重慶九龍坡區的劉學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也曾試著一天跑12個(ge) 小時以上,每天睡眠三四個(ge) 小時,連著跑了半個(ge) 月,他的身體(ti) 扛不住了。“感覺腦子都遲鈍了,別人跟我說話,我都不知道對方講了什麽(me) 。”這把劉學斌嚇著了,到醫院檢查以後,醫生表示是勞累過度,建議他趕快休息。

  兼顧各方權益,尋求最優(you) 解

  據悉,近段時間來,上海、合肥、武漢和石家莊等地監管部門,紛紛約談當地網約車公司,要求合理確定網約出租車運價(jia) ,不得以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擾亂(luan) 市場秩序。

  針對規範優(you) 化“一口價(jia) ”“特惠價(jia) ”等運價(jia) 規則問題,重慶市場監管部門提出,進一步優(you) 化規則,充分兼顧平台、司機、乘客等多方麵利益,不得強製司機接單,不得將“一口價(jia) ”“特惠價(jia) ”接單結果和司機日常考核、賦分等掛鉤,確保司機的自願選擇權。

  此外,有平台已經推出了一些可以 “止損 ”的權益。例如,高德打車近期上線了 “堵車寶 ”權益,這是針對高峰堵車場景下對 “一口價(jia) ”訂單的補貼活動,滿足規則的“一口價(jia) ”訂單,最多可獲得每單 10 元的補貼金額。11月2日~5日,滴滴在全國多個(ge) 城市,短信邀請部分司機進行特惠訂單體(ti) 驗試點,其間司機可以無限次拒單,並通過調整特惠快車的計價(jia) 方式,由原來的“一口價(jia) ”改為(wei) 實時計價(jia) 。該計劃盡管隻是小範圍試點,如果收效不錯,不排除會(hui) 大規模推行。

  莫遠明認為(wei) :“‘一口價(jia) ’屬於(yu) 市場行為(wei) ,在行業(ye) 供給飽和、司機訂單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單純取消並不能完全緩解矛盾。”乘客端普遍接受“一口價(jia) ”,而司機端則對“一口價(jia) ”態度消極,要尋求這種模式的更優(you) 解,需要厘清平台、乘客、司機三方的責權利邊界,科學優(you) 化定價(jia) 機製、利益分攤機製、平台競爭(zheng) 機製和行業(ye) 監管機製,在網約車市場供需平衡中實現動態監管、理性監管和人性化監管。

  重慶市總工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各平台企業(ye) 要切實維護司機合法權益,進一步規範經營行為(wei) ,合理製定運營規則,加強與(yu) 司機群體(ti) 的溝通協商,降低過高抽成比例。同時,要加強運輸安全管理,優(you) 化派單機製,杜絕超時勞動、疲勞駕駛、超速駕駛等行為(wei) 。(本報記者 李國)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