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疆同心 文化潤疆
光明日報記者 雷愛俠(xia) 吳春燕
新疆喀什籃球公園裏,來自喀什七中的伊木然和隊友們(men) 正在與(yu) 喀什四中隊激烈對戰。這是喀什第一個(ge) 籃球公園,有當地最好的籃球場。
伊木然正在讀高三,打籃球對他來說既是興(xing) 趣,也是一種減壓方式。以前經常去的球場條件非常簡陋,自從(cong) 籃球公園今年9月份開放後,伊木然學校的訓練和比賽都在這裏進行,他周末也和同學一起相約來此打球。
今年7月,廣東(dong) 省黨(dang) 政代表團考察喀什時發現當地群眾(zhong) 健身運動場所有限,提出了建設喀什籃球公園的設想。廣州建築下屬喀什廣建迅速組建了優(you) 秀的管理團隊和強有力的施工班組。籃球公園選址喀什市東(dong) 城小亞(ya) 郎,占地麵積約2.66萬(wan) 平方米,是集運動休閑、美化環境、體(ti) 育健身於(yu) 一體(ti) 的全新體(ti) 育公園。
喀什廣建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伍宏偉(wei) 告訴記者,粵疆兩(liang) 地通力合作,喀什地區首個(ge) 籃球主題公園項目迅速推進,規劃及建設45天,正式施工僅(jin) 用了35天,廣東(dong) 效率在這一項目上得到了完整體(ti) 現。
現在,依托籃球公園這一載體(ti) ,粵疆兩(liang) 地通過開展籃球交流、籃球培訓、籃球賽事等活動,探索開展兩(liang) 地體(ti) 育文化交流的新方式新做法,推動兩(liang) 地體(ti) 育文化交流由籃球向其他體(ti) 育運動領域延伸。
豐(feng) 富當地群眾(zhong) 文體(ti) 生活,是廣東(dong) 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治疆方略、增進文化認同和民族團結“心心念念”的大事。在體(ti) 育文化的交流之外,紅色曆史以及豐(feng) 富多彩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往往能夠“潤物無聲”,成為(wei) 文化潤疆的最佳載體(ti) 。
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以來,廣東(dong) 一直秉承著愛國愛疆的精神,以增強文化認同為(wei) 目標,著力以多種形式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帶進企業(ye) 、學校、機關(guan) 、鄉(xiang) 村、社會(hui) 五大平台。
在喀什疏附縣明德小學的剪紙室,阿依仙和十幾個(ge) 孩子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xi) 剪紙。阿依仙的剪紙作品以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福”為(wei) 主題,她還教了記者一些剪紙的小技巧。這所學校是喀什的剪紙特色學校,學校的剪紙工作室也是在廣東(dong) 援疆老師的努力下建成的。
明德小學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蔣德嶺介紹,學校現有教職工95名,其中援疆教師12名。援疆工作開展以來,廣東(dong) 先後為(wei) 明德小學投入資金600餘(yu) 萬(wan) 元,幫助學校修建了愛國主義(yi) 教育館、錄播室、信息技術教室、“小小神龍校園”電視台等育人場所,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廣東(dong) 援疆為(wei) 學校組建了剪紙、皮影、蛋雕、舞龍舞獅等中華傳(chuan) 統技藝社團,讓文化潤疆在明德小學落地生根。”蔣德嶺說,學校也被教育部認定為(wei) 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學校、中小學生人文素養(yang) 及影視戲劇教育項目應用校。
推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校園,是一個(ge) 固本工程、鑄魂工程。廣東(dong) 援疆前方指揮部通過各種切實有效的方法,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滲透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構建以音樂(le) 、美術等藝術學科為(wei) 主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課程體(ti) 係,在各受援學校建立學生社團,開展剪紙、戲曲、合唱、快板、書(shu) 法、國畫、舞蹈、舞獅、舞龍、經典誦讀等社團活動,多途徑開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讓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走到學生身邊、走進學生心裏。
廣東(dong) 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林國華表示,廣東(dong) 援疆將通過加強援受兩(liang) 地教育合作,在青少年中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等係列“鑄魂工程”,在“潤物細無聲”中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zhong)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13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