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評論員觀察)
做好金融工作,必須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以更高的覆蓋率、更強的可得性,下沉到更多的消費群體(ti) 和更豐(feng) 富的消費場景中,金融服務就能在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中,實現經濟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有機統一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楊豐(feng) 山村,千畝(mu) 高山梯田是優(you) 質稻米生產(chan) 基地。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周方平至今還記得,今年春耕前“送上門來”的貸款。不用跑銀行,白天忙完農(nong) 活就迎來了仙居農(nong) 商銀行的客戶經理“夜訪”。不久後,180萬(wan) 元“強村共富貸”到賬。金融服務進村、入戶、到田,生動展現普惠金融的中國溫度,折射金融為(wei) 民的中國理念。
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是黨(dang) 的宗旨決(jue) 定的。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yi) 的本質屬性,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是我們(men) 黨(dang) 的根本宗旨,這也決(jue) 定了我國金融事業(ye) 必然要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久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高度概括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八個(ge) 堅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取向”是其中重要一條。我們(men) 黨(dang) 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做好金融工作,必須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是我們(men) 做好經濟工作、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從(cong) 依靠科技賦能、改善金融服務效率,到優(you) 化信貸結構、增強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從(cong) 完善監管規則、保護消費者權益,到加強風險源頭管控、維護市場穩定……金融係統堅持正確價(jia) 值取向,既有力支撐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也更好守護著老百姓手裏的錢袋子。實踐證明,把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取向貫穿到做好金融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麵,才能不斷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取向,金融高質量發展才能打開新空間、開創新局麵。金融事業(ye) 起於(yu) 為(wei) 人民服務,興(xing) 於(yu) 為(wei) 人民服務。扶貧小額信貸助力千家萬(wan) 戶圓夢小康,“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ye) 破解融資難,棚戶區改造貸款幫助許多人圓上安居夢……持續豐(feng) 富產(chan) 品、優(you) 化服務,讓金融服務觸達更多“長尾客戶”,收獲新的增長點。正是在為(wei) 人民服務中,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銀行體(ti) 係,第二大保險、股票和債(zhai) 券市場,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以更高的覆蓋率、更強的可得性,下沉到更多的消費群體(ti) 和更豐(feng) 富的消費場景中,金融服務就能在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中,實現經濟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有機統一。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金融需求,必須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jue) 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cong) 第三支柱養(yang) 老保險改革試點取得重大進展,到股票發行注冊(ce) 製改革全麵落地,再到穩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等金融“組合拳”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係列舉(ju) 措充分體(ti) 現了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價(jia) 值取向,也為(wei) 建設金融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金融為(wei) 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這不隻是一句口號,更是具體(ti) 的實踐。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工作目標和前進動力,積極運用金融手段和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一件接著一件辦,鍥而不舍向前走,我國金融業(ye) 必將在高質量發展中使廣大人民群眾(zhong) 享有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