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促進助學金公平發放,使其回歸助學本源

發布時間:2023-11-17 10:17: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馬青

  11月15日深夜,中山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情況通報稱,經核查,該校學生趙某某被認定為(wei)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程序規範、材料齊全,符合相關(guan) 規定。但趙某某存在生活不節儉(jian) 、過度消費的行為(wei) ,根據《中山大學本科生助學金管理辦法》規定,決(jue) 定終止其助學金發放。

  盡管中山大學回應迅速、處置幹脆,但爭(zheng) 議尚未平息。有人認為(wei) ,既然該生被認定程序規範、材料齊全,符合相關(guan) 規定,就應該獲得助學金,貧困生就不配看演唱會(hui) 、用好一點的電腦手機嗎?也有人認為(wei) ,既然該生因過度消費被取消資格,說明舉(ju) 報沒有虛構事實,那麽(me) ,一個(ge) 擁有價(jia) 值兩(liang) 萬(wan) 元“蘋果四件套”,買(mai) 一千五百元演唱會(hui) 門票的學生,怎麽(me) 會(hui) 是貧困生?與(yu) “程序規範、材料齊全,符合相關(guan) 規定”是不是存在矛盾?

  近來發生的幾起助學金風波,爭(zheng) 議點相似——領取助學金的學生消費了與(yu) 傳(chuan) 統意義(yi) 中“貧困生”身份不匹配的商品,被質疑學校在助學金發放中暗箱操作。那麽(me) ,問題來了,高價(jia) 電子產(chan) 品、高價(jia) 娛樂(le) 商品,是不是與(yu) 助學金不能共存?過度消費的標準是什麽(me) ?是不是隻要家庭困難的材料是真實有效的,認定程序是沒有問題的,助學金的使用途徑就沒必要幹涉呢?

  我們(men) 首先要清楚助學金的性質。助學金是國家、社會(hui) 和學校出資,幫助困難家庭的孩子完成學業(ye) 的幫扶計劃。數據顯示,去年國家助學金資助高校學生1221.42萬(wan) 人次,金額467.4億(yi) 元。它屬於(yu) 一種惠民生的兜底項目,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隻有實現分配正義(yi) ,才能讓它實現效率與(yu) 公平的最大化。專(zhuan) 款就當專(zhuan) 用,對助學金的使用做出限製性的規定是必要的。中山大學的助學金管理辦法中就明確規定,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就應該退出助學金資格。

  問題的一麵是學校在助學金評定時的程序是不是科學與(yu) 公平。學生提供了證明材料,可誰來核實這些材料與(yu) 真實情況之間有沒有差距?如果父母貧困,可親(qin) 戚朋友的資助已足夠學生消費,這種情況還有資格嗎?再比如,學校在助學金評定辦法中常有學生評議環節,會(hui) 不會(hui) 讓助學金評定被“人情分”異化?

  問題的另一麵則是伴隨著經濟增長,消費環境在改變,客觀上,有些消費比如手機電腦,對於(yu) 學習(xi) 確有幫助,買(mai) 配置好一點的可能更具性價(jia) 比。主觀上,同樣一筆錢怎麽(me) 使用才算是合理和必須,每個(ge) 人也有不同認識,有人覺得三餐有肉是必需品,可能也有人願意節衣縮食,優(you) 先滿足精神需求。

  助學金申領程序的公平正義(yi) ,建立在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這一點,已經有不少有識之士提出合理使用大數據的建議,有高校借助於(yu) 學生的食堂消費數據,然後悄悄發放餐補,既科學有效,又能嗬護貧困學生的尊嚴(yan) 。助學金發放中,不妨也借助這類消費數據,從(cong) 而發現那些真正生活困難,迫切需要幫助的學生。由此,也能篩選出那些雖然提供了材料,但日常實際消費卻遠超於(yu) 自身消費水平的學生。大數據在篩查和可溯上,相比人工認定要客觀真實得多。

  同時,學校也不妨把頻繁曝出的助學金爭(zheng) 議,當成一個(ge) 消費觀教育的切入口。大學階段是學生從(cong) 校園步入社會(hui) 的重要轉折期,引導學生建立合理的消費觀念也是教育任務。

  有研究發現,非現金消費正在幹擾“量入為(wei) 出”的概念,改變人們(men) 的消費行為(wei) ,受其影響最深的正是年輕人。不能不考慮到,有些貧困學生反而更容易掉入超前消費的陷阱——他們(men) 渴望用奢侈消費來掩蓋物質匱乏帶來的自卑感。如果真存在這樣的情況,那麽(me) ,對學生的幫助不能因為(wei) 取消助學金而結束。教育終究是要完善人,幫助人的。

  學校在助學金發放中,既不能一發了之,也不能一扣了之。優(you) 化助學金的發放,是為(wei) 了使助學金回歸它的助學本源。(馬青)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