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捕捉呼吸道感染危重症三大信號

發布時間:2023-11-23 09:47:00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 代小佩

  11月17日,國家疾控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丙類傳(chuan) 染病發病數排第一的是流感。

  隨著各地氣溫持續走低,呼吸道疾病已進入高發期。流感、支原體(ti) 肺炎、呼吸道疾病等詞頻上熱搜。

  呼吸道感染有哪些典型症狀?如何識別以及應對呼吸道感染引發的重症和危重症?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guan) 專(zhuan) 家。

  呼吸道傳(chuan) 染病類型並未增多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呼吸道疾病。討論前至少要搞清楚3個(ge) 概念:呼吸道傳(chuan) 染病、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教授告訴記者。

  “呼吸道傳(chuan) 染病是指通過呼吸道傳(chuan) 播的法定傳(chuan) 染病,如流感、新冠、肺結核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包含了呼吸道傳(chuan) 染病,是指外來病原菌侵入呼吸係統引起感染而導致的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的範疇則更廣泛,包括感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和非感染性的呼吸道疾病。”王廣發說,“就病種而言,沒有新增其他類型的呼吸道傳(chuan) 染病,但病例數有可能較一些年份增多。”

  從(cong) 感染侵犯部位來看,呼吸道感染分為(wei)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主要包括流鼻涕、打噴嚏、嗓子疼等,也可出現咳嗽、咳痰、聲音嘶啞等症狀;下呼吸道感染症狀主要表現為(wei) 咳嗽、咳痰、憋氣、喘息等。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均可出現發燒、肌肉酸疼、頭疼等全身症狀。”王廣發介紹。

  出現重症或危重症應第一時間就醫

  感染呼吸道疾病後,出現哪些症狀可能提示有重症和危重症風險呢?

  對此,王廣發表示,要抓住下麵3種信號。

  一是出現下呼吸道感染症狀。比如出現肺炎、毛細支氣管炎、嚴(yan) 重的支氣管炎等,這些症狀可能影響肺部通氣,導致缺氧,甚至引發呼吸衰竭。多數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較輕,但也有可能出現導致窒息的憋氣、聲音嘶啞等症狀。

  二是感染者屬於(yu) 重症高風險的特殊人群。通常,嬰幼兒(er) 、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免疫力相對較差,要密切觀察這類人群感染後的狀態,假如出現精神萎靡、紫紺(皮膚黏膜呈現青紫色)、呼吸困難等,可能提示有重症和危重症風險。

  三是病程進展較快。一些特殊病原體(ti) 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可能更易引起危重症。比如軍(jun) 團菌肺炎、鼠疫等,病程進展可以非常快。

  “出現重症或危重症務必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王廣發強調。

  首先要進行常規檢查,包括查體(ti) (呼吸頻率、心率、血壓、精神狀態、肺部囉音等),查白細胞,測指脈氧飽和度,拍胸片或CT。“不是所有人都要做CT,嬰幼兒(er) 、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病情進展比較快,可能要做CT,另外,疑似有下呼吸道感染或肺炎時也可拍胸片或胸部CT。”王廣發表示。

  在檢查結果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治療。“治療重症和危重症主要包括兩(liang) 步:第一步是使用抗病毒或抗菌藥物進行有效的抗微生物治療。第二步是做好病情監護。如果症狀加重,甚至進展為(wei) 呼吸衰竭,就要進重症監護室,情況嚴(yan) 重的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機,甚至要用ECMO(體(ti) 外膜肺氧合設備)。”王廣發說。

  一般不會(hui) 造成肺部永久性損傷(shang)

  有些人問,肺炎會(hui) 帶來肺部永久性損傷(shang) 嗎?

  “這需要根據患者基本狀況、病情嚴(yan) 重程度、病原體(ti) 類型、治療是否及時、組織修複能力水平等綜合來看,不能一概而論。”王廣發說。

  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副研究員李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肺部有自我修護能力。“肺部恢複速度與(yu) 3個(ge) 因素有關(guan) :一是肺病變的嚴(yan) 重程度,肺病變嚴(yan) 重恢複速度慢;二是患者基本狀態,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恢複更慢;三是感染的病原體(ti) 類型,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一般1個(ge) 月左右就能恢複,而一些病毒引起的肺炎可能需要2個(ge) 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全恢複正常。”

  “實際上,對絕大部分病毒性肺炎患者來說,肺部損傷(shang) 可以恢複。不過,不排除少部分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感染,進而造成肺毀損,這種情況可能會(hui) 影響肺髒功能。”王廣發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