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來勢洶洶,如何避免孩子“中招”?
隨著天氣轉冷,近日包括流感、肺炎支原體(ti) 感染、細菌感染等多種類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不在少數。北京各大兒(er) 科醫院現場情況如何?怎樣甄別不同的呼吸道疾病?多種呼吸道傳(chuan) 染病共同流行應該如何科學應對?中國婦女報全媒體(ti) 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醫院兒(er) 科門診,並采訪了相關(guan) 兒(er) 科醫生作出專(zhuan) 業(ye) 解答。
感染人數開始回落,但發熱咳嗽的孩子仍在高峰
11月1日接近中午12點,記者來到北京兒(er) 童醫院,雖然臨(lin) 近午休,二層內(nei) 科門診20幾個(ge) 診室依舊人聲鼎沸,不斷有家長帶著孩子進進出出。大廳候診區幾乎沒有閑置座位,熙熙攘攘滿是家長和孩子。記者注意到,前來就診的孩子從(cong) 幾歲到十幾歲都有,但大多數是小學生。
來自北京市順義(yi) 區的四年級男孩雲(yun) 飛和媽媽坐在候診大廳的一處椅子上打點滴。雲(yun) 飛的媽媽告訴記者,9月,雲(yun) 飛已經因為(wei) 支原體(ti) 肺炎在順義(yi) 當地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十一”假期之後,已經康複的雲(yun) 飛上了兩(liang) 個(ge) 星期課後,又開始咳嗽。
因為(wei) 不久前的肺炎經曆,這次剛開始咳嗽,雲(yun) 飛的媽媽就趕緊領著孩子來醫院看看。“醫生診斷是支周炎,讓連續輸液3~5天,今天是第二天。”雲(yun) 飛的媽媽說。
除了北京兒(er) 童醫院,記者了解到,從(cong) 9月開始,北京的其他醫院兒(er) 科接診的呼吸道感染孩子也多了起來,而且肺炎支原體(ti) 感染的比例大幅增加。
“人民醫院兒(er) 科普通門診的一天接診量差不多在三四百人,其中將近1/3是支原體(ti) 感染。從(cong) 9月到10月,支原體(ti) 感染人數在所有的病原體(ti) 感染中基本上排在第一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er) 科主任醫師賈月萍說,10月中旬,支原體(ti) 感染人數達到了最高峰,現在已經開始有一點點回落,但發熱咳嗽孩子的數量仍然在高峰,因為(wei) 流感又來了。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er) 科副主任醫師桑田表示,她所在的醫院兒(er) 科門診病人中,現在至少一半以上是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其中近一半是肺炎,而且絕大多數都跟支原體(ti) 感染有關(guan) 係。”
“因為(wei) 支原體(ti) 感染的病程偏長,孩子一直發燒、咳嗽,所以家長都非常焦慮,也特別關(guan) 注支原體(ti) 感染的問題。”賈月萍說。
支原體(ti) 感染早期不易檢測
什麽(me) 是肺炎支原體(ti) ,家中孩子出現哪些症狀需要警惕?專(zhuan) 家介紹,肺炎支原體(ti) 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它的生物學特點介於(yu) 病毒和細菌之間,是非典型病原體(ti) 。假如家中孩子出現體(ti) 溫40攝氏度以上、持續高熱超過3天;刺激性幹咳,甚至影響正常作息;精神狀況差,頻繁嘔吐、腹瀉,以及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可能是感染了肺炎支原體(ti) ,需要盡早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孩子們(men) 出現感冒、咳嗽、發燒等症狀到醫院就診時,醫生通常會(hui) 讓孩子做個(ge) 末梢血檢測。值得注意的是,對於(yu) 支原體(ti) 感染的孩子,一般得病一周後才能檢測到抗體(ti) 。
既然支原體(ti) 感染在發病早期,抗體(ti) 檢測不出來,是不是就不用給孩子進行末梢血檢測了?
桑田表示,測末梢血不是隻看抗體(ti) 這一項,還有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醫生每個(ge) 項目都需要看。比如白細胞的總數、白細胞分類、血小板、C反應蛋白的數值等等,這些指標都會(hui) 給醫生的診斷提供參考依據。
賈月萍指出,家長不要認為(wei) 早期測支原體(ti) 抗體(ti) 陰性,孩子就肯定不是支原體(ti) 感染,如果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孩子複診時還需要再複測支原體(ti) 抗體(ti) 。這樣可以明確病原學診斷,指導治療方案的選擇。
那麽(me) ,支原體(ti) 感染早期查不到抗體(ti) ,醫生如何診斷孩子是支原體(ti) 感染,給予正確治療?
賈月萍介紹,醫生會(hui) 先詢問症狀、查體(ti) 了解體(ti) 征,根據發病年齡特點和是否有刺激性咳嗽以及胸片表現,再結合每周流調數據反映的流行病情況,來做初步判斷,確診還是要靠支原體(ti) 抗體(ti) 和核酸檢測。
支原體(ti) 感染也可以做核酸檢測嗎?記者谘詢醫生得知,現在很多醫院都可以做流感、副流感、鼻病毒、支原體(ti) 的咽拭子或鼻拭子核酸檢測。
記者了解到,除了可以做核酸檢測快速診斷,如果孩子肺裏病變比較重或者肺葉裏麵堵痰了,醫生可能采用支氣管鏡灌洗的治療方法。
“支氣管鏡是一個(ge) 帶有光纖的軟管,從(cong) 鼻子或嘴,通過嗓子下到氣管裏,跟做胃鏡腸鏡有點類似,可以看見氣管裏邊長什麽(me) 樣子,也可以向裏麵注入液體(ti) ,之後再將液體(ti) 抽出,從(cong) 而達到灌洗效果。氣管、支氣管裏有好多分支,哪一塊病變重,就通過支氣管鏡打一點水進去衝(chong) 一衝(chong) ,把那塊洗幹淨,這叫支氣管鏡灌洗,洗出來的水含有孩子的分泌物,抽出來可以送檢,查出分泌物裏有什麽(me) 導致感染的東(dong) 西,比如細菌、病毒還是支原體(ti) ,都可以查出來。”桑田告訴記者,開展支氣管鏡灌洗技術已經很多年了,以前是少量的重症或者特殊疾病才用這種手段。今年的呼吸道重症相對較多,需要做這種檢查的孩子也比往年多一些。
保障睡眠,加強體(ti) 育鍛煉
如果家裏孩子感染支原體(ti) ,會(hui) 傳(chuan) 染給大人嗎?賈月萍介紹,大人、孩子對支原體(ti) 都是普遍易感的,但是一般來說大人體(ti) 內(nei) 大多有支原體(ti) 抗體(ti) ,很少發病。理論上說,無論是支原體(ti) 、流感也好,還是新冠,家裏如果有人有呼吸道症狀,全家都應該做好分餐、隔離、戴口罩、雙手消毒等措施,這些對疾病的傳(chuan) 播能起到一定的阻斷作用。
家裏、學校教室要定期開窗通風,平時孩子一定要注意保持抵抗力。“飲食均衡,多飲水,尤其上學的孩子不要因為(wei) 作業(ye) 多而熬夜,應盡量保障睡眠。如果孩子抵抗力強,即使少量的病原體(ti) 感染,孩子也不一定發病。”賈月萍說。
桑田提醒照顧生病小孩的家人,如果沒得病,不要為(wei) 了預防使用抗生素。因為(wei) 如果沒有生病吃抗生素,會(hui) 導致病原微生物產(chan) 生耐藥性,從(cong) 而影響藥物的療效。對於(yu) 體(ti) 弱、容易感冒發燒的孩子,她建議多加強體(ti) 育鍛煉,去戶外的時候,在人群不密集時,不要一直戴口罩,有助於(yu) 鍛煉呼吸道。(全媒體(ti) 記者 楊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