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華全媒+|全麵開秤 高開穩走——全國多地秋糧收購一線見聞

發布時間:2023-11-23 10:01:00來源: 新華社

  正是小雪時節,秋糧收購全麵鋪開。記者在黑龍江、山東(dong) 、新疆等糧食產(chan) 區看到,各地有關(guan) 部門精心組織秋糧收購,積極服務保障農(nong) 民賣糧,秋糧收購高開穩走,市場順暢有序。

  11月21日上午,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七星泡鎮興(xing) 華村村民張立學家門口,水稻收購企業(ye) 派來的貨車正在裝運其門前堆放的新季稻穀。

  “我今年種植了450多畝(mu) 水稻,今年年景不錯,畝(mu) 產(chan) 能達到1200斤左右,而且水稻價(jia) 格比去年有所上浮。”張立學說,隻需一個(ge) 電話,收購企業(ye) 就能到家裏直接裝運糧食,收購完成現金結算,賣糧輕鬆便捷。

  距離張立學家20多公裏處,位於(yu) 友誼縣境內(nei) 的黑龍江紅興(xing) 隆農(nong) 墾格林糧食經銷有限公司內(nei) ,傳(chuan) 送帶正將糧食從(cong) 貨車輸送進糧倉(cang) ,一旁的大米加工車間機械聲轟鳴,正在加工新季大米。

  “我們(men) 從(cong) 10月末開始收購新季稻穀,目前每天的收儲(chu) 量在二三百噸,收購季一直可持續到明年二三月份。”公司總經理房樹恒說,他們(men) 每天的加工量在200噸左右,大米主要通過鐵運、汽運等方式銷往南方市場。

  在很多糧食產(chan) 區,社會(hui) 化、市場化收購日漸活躍,已成為(wei) 農(nong) 民售糧的主渠道。

  檢斤、化驗、卸糧、結算……隨著一輛輛滿載玉米的卡車駛入交售,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玉米種植戶賈斌拿到了自己一年的收入。“都是糧站開車到地頭來收,自己隻需出收割農(nong) 機費。”賈斌今年種了1400多畝(mu) 玉米,收購價(jia) 1.7元每公斤,總收入近200萬(wan) 元。

  “我們(men) 保證價(jia) 格上牆、樣品上桌。”新疆昌糧集團奇台糧油有限責任公司中心倉(cang) 庫主任潘斌告訴記者,為(wei) 做好今年秋糧收購工作,他們(men) 提前準備,騰倉(cang) 並庫、調校儀(yi) 器,繼續堅持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確保好糧食賣上好價(jia) 錢。“農(nong) 戶交糧一般當天錢款即可到賬,基本沒有隔夜賬。”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22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全國主產(chan) 區各類糧食企業(ye) 累計收購秋糧超6000萬(wan) 噸,各地秋糧收購正在有序展開。截至目前,南方中晚秈稻收購進度在六成左右;東(dong) 北、華北地區玉米正在集中上量,收購進度在兩(liang) 成左右。

  促進優(you) 質糧食就地加工,可以延伸糧食產(chan) 業(ye) 鏈、提升糧食附加值。隨著新季大豆收儲(chu) 上市,在大豆主產(chan) 區黑龍江,深加工企業(ye) 都開足了馬力。

  集賢縣今年大豆播種麵積達35.88萬(wan) 畝(mu) ,在縣裏的黑龍江立呈大豆蛋白有限公司,滿載大豆的卡車正在等待卸車,車間裏一派忙碌,生產(chan) 線上是一桶桶新產(chan) 大豆油,空氣中彌漫著香氣。

  “我們(men) 目前每天收購新季大豆三四百噸,用於(yu) 加工豆油、濃縮蛋白等13種產(chan) 品。”公司副總經理郝強說,大豆渾身都是寶,在生產(chan) 豆油和豆粕的同時,從(cong) 豆油油腳中提取磷脂,並從(cong) 低溫豆粕中提取濃縮蛋白,將大豆“吃幹榨淨”。

  在秋糧收購中,各級政府全力做好統籌組織工作。今年秋收以來,山東(dong) 省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係統組織開展市場化收購,指導國有糧食企業(ye) 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積極引導2300多家多元主體(ti) 入市收購,鼓勵糧食企業(ye) 開展訂單收購,與(yu) 種糧農(nong) 民建立糧食購銷長期合作。截至11月20日,山東(dong) 共收購新玉米262萬(wan) 噸,同比增加67萬(wan) 噸,其中國有企業(ye) 收購13萬(wan) 噸,同比增加9.5萬(wan) 噸,社會(hui) 化企業(ye) 收購成為(wei) 主力軍(jun)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近期部分地區雨雪天氣增多,要統籌做好秋糧收購和安全儲(chu) 糧,指導各地充分發揮糧食產(chan) 後服務中心和相關(guan) 社會(hui) 設施資源作用,為(wei) 種糧農(nong) 戶及時提供烘幹收儲(chu) 等服務,加大預約收購推廣應用力度,強化農(nong) 戶科學儲(chu) 糧指導,保障種糧農(nong) 民利益。(記者孫曉宇、王立彬、苟立鋒、葉婧)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