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服務——《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解讀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提出,聚焦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有機嵌入社區、公共服務項目延伸覆蓋社區,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家園,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主要建設什麽(me) 樣的服務設施?如何確保方案有效落實?11月27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舉(ju) 行的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回應。
方案明確,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範圍覆蓋各類城市,優(you) 先在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萬(wan) 人的大城市推進建設。綜合考慮人口分布、工作基礎、財力水平等因素,選擇50個(ge) 左右城市開展試點,每個(ge) 試點城市選擇100個(ge) 左右社區作為(wei) 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先行試點項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hui) 發展司司長劉明介紹,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麵向社區居民提供養(yang) 老托育、社區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ti) 育健身、文化休閑、兒(er) 童遊憩等一種或多種服務,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樓底下享受優(you) 質服務,解決(jue) 群眾(zhong) 接送、跑腿之難,實現養(yang) 老托育“離家不離社區”,降低公共服務和社會(hui) 運行成本。
方案要求,按照精準化、規模化、市場化原則,優(you) 先和重點提供急需緊缺服務,確保便捷可及、價(jia) 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逐步補齊其他服務。劉明介紹,鼓勵各地探索專(zhuan) 業(ye) 性機構連鎖化、托管式服務,把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運營好,構建“街道—社區—小區”服務體(ti) 係。
方案提出,根據城市人口分布及結構變化等,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重點麵向社區居民適宜步行範圍內(nei) 的服務需求,優(you) 化設施規劃布局,完善社區服務體(ti) 係,把更多資源、服務和管理放到社區,布局建設家門口的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
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副司長李永新說,方案將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功能有機融入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是進一步增強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供給能力的有力舉(ju) 措,對於(yu) 加快推進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網絡建設、把養(yang) 老服務快捷送到老年人身邊、周邊、床邊具有重要意義(yi) 。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徐擁軍(jun) 認為(wei) ,社區嵌入式托育服務可以為(wei) 3歲以下嬰幼兒(er) 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lin) 時托等多種形式的照護服務。
方案明確,多渠道拓展設施建設場地空間。按照“補改一批、轉型一批、劃轉一批、配建一批”原則,推動各地開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場地空間拓展攻堅行動。通過拆除、騰退老舊小區現有空間,整合社區用房、產(chan) 權置換、征收改建等方式,補建改建一批居民急需的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建築節能與(yu) 科技司副司長張雁介紹,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將全麵開展城市體(ti) 檢,摸清社區設施底數短板;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因地製宜建設社區設施;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ye) 管理,助力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28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