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直播賺錢不能跑偏
作者:熊誌
近日,河南平頂山職業(ye) 技術學院大學生主播李某通宵直播打遊戲猝死,“大學生主播”現象隨即引發全網熱議。媒體(ti) 記者登錄不同直播軟件對大學生直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直播內(nei) 容良莠不齊,存在性暗示、擦邊球、曝隱私等各種亂(luan) 象。
直播行業(ye) 如火如荼,有些打著“大學生”標簽的主播,未必是真大學生,但大學生做直播,現在確實不是什麽(me) 新鮮事。從(cong) 媒體(ti) 報道看,大學生直播亂(luan) 象紛呈,一些學生為(wei) 了博眼球賺流量,屢屢在公序良俗甚至違法的邊緣試探。
比如,有的主播將大學生的身份當做噱頭和賣點,著裝暴露,或者用一些低俗、擦邊的言行舉(ju) 止,來誘導觀眾(zhong) 刷禮物,刷夠一定的禮物可以添加私人社交賬號,等等。有的還暗示私下可以見麵,甚至是暗示色情交易……
麵對類似的直播亂(luan) 象,有聲音認為(wei) ,大學生就應該安心學習(xi) ,學校應該禁止大學生直播。
該不該“一刀切”禁止?當然沒有必要。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一些大學生熱衷於(yu) 在課餘(yu) 時間開直播,是因為(wei) 直播行業(ye) 門檻低,同時,做直播賺錢也是一條勤工儉(jian) 學的路子。再者,在一些傳(chuan) 媒專(zhuan) 業(ye) 院校,學生的課程內(nei) 容可能就和網絡直播有關(guan) ,做直播也是積累專(zhuan) 業(ye) 知識。
但不管怎麽(me) 說,大學生做直播掙錢,在不耽誤學業(ye) 的前提下,還應遵守公序良俗,輸出積極健康的直播內(nei) 容,而不是怎麽(me) 博眼球就怎麽(me) 來,為(wei) 了賺取流量收益毫無底線言。
像有些大學生主播,在上課時偷偷直播,這可能影響課堂秩序,同樣可能對老師和學生的隱私造成侵犯;至於(yu) 打擦邊球的行為(wei) ,不僅(jin) 會(hui) 汙染互聯網生態,也是在損毀大學生的形象聲譽,情節嚴(yan) 重的可能涉嫌傳(chuan) 播淫穢物品罪。
此外,大學生在宿舍直播,不僅(jin) 對舍友正常休息和學習(xi) 造成打擾,而且帶來隱私泄露的風險,類似糾紛經常出現。對高校而言,不必徹底禁止學生直播,但有必要加強對直播行為(wei) 的管理,引導學生規範直播行為(wei) ,並堅守內(nei) 容底線。
應當看到,大學生直播過程中出現的性暗示、擦邊球、曝隱私等亂(luan) 象,說到底還是直播行業(ye) 整體(ti) 亂(luan) 象的一個(ge) 縮影。直播行業(ye) 快速發展,產(chan) 生了巨大的紅利,在流量效應下,一些主播劍走偏鋒,通過擦邊內(nei) 容來博取關(guan) 注。大學生進入直播行業(ye) ,難免容易被大環境影響,還沒有走出象牙塔,就染上以低俗內(nei) 容博取流量的惡劣風氣。
針對言行低俗、打色情擦邊球等問題,國家層麵對直播行業(ye) 的整頓力度持續加強。這種嚴(yan) 格的生態治理,應該成為(wei) 直播行業(ye) 的常態。同時,對直播平台來講,既然肩負著平台治理的主體(ti) 責任,就應該不斷完善規則,對直播內(nei) 容,尤其是打著“大學生”標簽的直播內(nei) 容,嚴(yan) 加審核把關(guan) ,對主播的言行舉(ju) 止形成嚴(yan) 格的約束。
總之,對大學生網絡直播應當理性看待,可以合理利用,而不能讓它耽誤了學業(ye) ,更不能讓本該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知識、塑造價(jia) 值三觀的大學生,被低俗色情的直播內(nei) 容汙染、同化。規範直播行業(ye) ,引導大學生們(men) 正確直播,這也是守護清朗的網絡空間。(熊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