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業互聯網”駛入規模化賽道
我國5G+工業(ye) 互聯網項目已達到8000個(ge) ,覆蓋工業(ye) 的全部41個(ge) 大類,5G在工業(ye) 領域的應用占比超過60%。與(yu) 此同時,運營商5G基站采購價(jia) 格比5G+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初期下降53%,5G關(guan) 鍵部件成本下降90%……這是記者從(cong) 日前召開的“2023中國5G+工業(ye) 互聯網大會(hui) ”上了解到的數據。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會(hui) 上表示,將開展產(chan) 業(ye) 鏈協同攻關(guan) ,推進工業(ye) 互聯網與(yu) 工業(ye) 軟件、工控係統等重點產(chan) 品體(ti) 係化突破,構建“5G+工業(ye) 互聯網”標準體(ti) 係。發揮5G領先優(you) 勢,加快工業(ye) 級5G產(chan) 品研發推廣,積極培育新興(xing) 獨角獸(shou) 企業(ye) 和領軍(jun) 企業(ye) 。
產(chan) 業(ye) 基礎不斷完善
會(hui) 上展示了一係列生動應用場景,表明我國5G+工業(ye) 互聯網已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在中國聯通展台,記者看到,通過個(ge) 性化定製商城下單,數據馬上傳(chuan) 輸到工廠的中控係統,係統即刻安排生產(chan) ,一雙鞋最快隻要2小時就可以生產(chan) 出來。
“5G已經從(cong) 生產(chan) 現場監測、廠區智能物流等外圍輔助環節,深入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ye) 等核心控製環節。”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說。
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cong) 介紹,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接續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連續六年實施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遴選5批近600個(ge) 試點示範項目,支持創建了8個(ge) 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和6個(ge) 工業(ye) 互聯網示範區。開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試點和城市試點工作,分別遴選了98個(ge) 公共服務平台和30個(ge) 試點城市。
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基礎不斷完善。工業(ye) 以太網、邊緣計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工業(ye)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關(guan) 鍵技術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進程加快。5G與(yu) 工業(ye) 互聯網的融合應用帶動工業(ye) 芯片、工業(ye) 模組、智能終端等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建成5G行業(ye) 虛擬專(zhuan) 網超過2萬(wan) 個(ge) 。標識解析體(ti) 係上線二級節點325個(ge) ,服務企業(ye) 超31萬(wan) 家。培育50家“雙跨”平台,重點平台工業(ye) 產(chan) 業(ye) 設備連接數近9000萬(wan) 台(套)。
產(chan) 業(ye) 生態日益壯大。多家龍頭企業(ye) 設立工業(ye) 互聯網科研部門,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以市場為(wei) 導向的技術創新生態建設成效初顯,有效助力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產(chan) 教融合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初步構建,百餘(yu) 所院校增設工業(ye) 互聯網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
“總的來看,政策環境持續向好,‘點線麵’政策體(ti) 係不斷完善,多地出台細化支持政策。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工業(ye) 專(zhuan) 網量質雙升,形成‘以建促用、以用帶建’的良好局麵。行業(ye) 應用向縱深拓展,5G工廠成效明顯,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賦能。產(chan) 業(ye) 供給質效穩步提升,終端定製化能力增強,標準和專(zhuan) 利研製加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yu) 曉暉說。
加速賦能千行百業(ye)
“5G+工業(ye) 互聯網正成為(wei) 實現工業(ye) 數字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實新型工業(ye) 化戰略的關(guan) 鍵路徑。為(wei) 此,要推動工業(ye) 裝備數字化、工業(ye) 網絡全連接、工業(ye) 軟件雲(yun) 化和工業(ye) 數據價(jia) 值化。充分發揮包括5G+工業(ye) 互聯網在內(nei) 的數字技術的創新優(you) 勢,推動新型工業(ye) 化發展。”華為(wei) 公司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說。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總工程師肖雪認為(wei) ,5G技術賦能工業(ye) 互聯網,工業(ye) 互聯網場景拉動5G。5G是業(ye) 務級、專(zhuan) 業(ye) 性連接,工業(ye) 互聯網麵對實際場景,需要把握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工業(ye) 互聯網相融互促的發展趨勢,加速數實融合。5G+工業(ye) 互聯網麵向特定行業(ye) 、場景,提供現場及混合組網能力,夯實雲(yun) 網邊端一體(ti) 化協同的工業(ye) 數字基礎設施,服務實體(ti) 經濟。
比如,浪潮雲(yun) 洲攜手冠星陶瓷,打造了“基於(yu) 人工智能的工業(ye) 裝備數字產(chan) 業(ye) 鏈升級示範應用”。肖雪認為(wei) ,冠星陶瓷案例最大的價(jia) 值就是在互聯網行業(ye) 當中,浪潮雲(yun) 洲直接麵對生產(chan) 製造場景進行突破,依托互聯網平台支撐人機共融的製造模式,變革技術要素、市場要素配置方式。通過浪潮雲(yun) 洲賦能,冠星陶瓷裝備故障率降低55%。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陳忠嶽介紹,中國聯通基於(yu) 遍布全國的算網資源、海量聯接管理能力,打造了格物Unilink國家級“雙跨”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賦能鋼鐵、礦山、裝備製造等重點行業(ye) 。
5G+工業(ye) 互聯網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ye) 。“工業(ye) 互聯網應用範圍實現工業(ye) 大類全覆蓋,建成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萬(wan) 家。”魯春叢(cong) 介紹,全國5G+工業(ye) 互聯網項目數超8000個(ge) ,形成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無人智能巡檢等20個(ge) 典型場景。工業(ye) 元宇宙持續拓展,人工智能與(yu) 工業(ye) 融合應用不斷深化,催生了增強數字設計、人機協同製造等應用場景。
規模化應用難點待解
要促進5G+工業(ye) 互聯網規模化應用,還需解決(jue) 諸多難題。“我國製造業(ye) 體(ti) 量大、門類多。工業(ye) 互聯網需要和行業(ye) 工藝、知識、經驗緊密結合,這蘊含著企業(ye) 核心技術和能力,複雜性高、難度大,難以用一個(ge) 藥方治百病,決(jue) 定了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的複雜性和艱巨性。”魯春叢(cong) 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桂衛華認為(wei) ,推廣工業(ye) 互聯網技術一定要和企業(ye) 的問題對應起來,立足於(yu) 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問題、帶來效益,這需要智能化與(yu) 工業(ye) 的深度融合。
肖雪表示,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麵臨(lin) “用不起、不敢用、不會(hui) 用”的突出問題,需要更多輕量化、低成本、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應用。
“工業(ye) 設備聯網率低仍然是製約工業(ye) 數字化發展的核心因素。工業(ye) 企業(ye) 始終需要移動性更好、確定性更高、時延更低、帶寬更大的網絡能力。此外,傳(chuan) 統工業(ye) 軟件存在架構老化、本地化部署、開發成本高與(yu) 周期長等難題。”胡厚崑說。
金壯龍透露,要穩步推進“5G+工業(ye) 互聯網”專(zhuan) 網建設,擴大工業(ye) 感知網絡覆蓋,打造海量物聯接入能力。分行業(ye) 製定規模應用融合指南,開展5G工廠“百千萬(wan) ”行動和標識解析體(ti) 係“貫通”行動,發揮龍頭企業(ye) 牽引作用,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同發展。
“我們(men) 將製定出台推動工業(ye) 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聚焦網絡、平台、安全、標識、數據五大功能體(ti) 係,打造‘5G+工業(ye) 互聯網’升級版。加強部省聯動、政策協同,探索建設一批‘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金壯龍說。(黃 鑫 董慶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