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石峁博物館29日起對外開放 看4000前年我國最大史前石城
位於(yu) 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館11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這標誌著作為(wei)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遺址的石峁遺址考古發掘、研究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果。
石峁博物館基本陳列以“中華古國·文明王都”為(wei) 主題,通過“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版塊,全麵、立體(ti) 、真實地展示了石峁遺址考古成果和遺產(chan) 價(jia) 值,體(ti) 現了石峁文明在中國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價(jia) 值和獨特地位。
博物館展區麵積5943平方米,展出石峁遺址出土和石峁文化時期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和彩繪壁畫等各類珍貴文物688件(組),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峁遺址皇城台發現的多件石雕。
鎮館之寶之一的“大型神麵石雕”長2.5米,重1噸以上,石雕中間是一個(ge) 正神麵,額頭間有三角形裝飾。結合兩(liang) 側(ce) 的側(ce) 麵刻畫圖像,專(zhuan) 家推斷該神麵頭戴鷹冠,額間三角形裝飾為(wei) 鷹嘴,嘴的上方是鷹的羽毛,彰顯了石峁先民的精神信仰和價(jia) 值追求。“神麵立柱石雕”外觀呈圓柱體(ti) ,石柱正反各采用浮雕技法雕刻一個(ge) 神麵,正反神麵在眼形、嘴形和齒形上都有區別。柱頂也雕有圖案,中央有個(ge) 小圓窩,專(zhuan) 家推測可能在當時有祭祀器物插在上麵。
石峁遺址距今4300—3800年,是我國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史前石築城址。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從(cong) 2012年起,石峁考古隊對古城遺址進行了係統的調查與(yu) 發掘。考古顯示,石峁城址以其巨大的規模、多重的結構、宏大的建築和大量高等級遺物,已經成為(wei) 早期城市並具備國家形態。作為(wei)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石峁遺址是研究中國早期文明和國家起源非常重要的實證,為(wei) 理解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ti) 格局形成的過程提供了全新的資料和獨特的證據。
(總台記者 雷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