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演藝煥發文旅市場新活力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國內(nei) 旅遊提升計劃(2023—2025年)》明確提出要拓展旅遊演藝發展空間,發展特色旅遊演藝項目,推動旅遊演藝提質升級。同程旅行與(yu) 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聯合發布的《2023中國“演出+旅遊”消費趨勢報告》也顯示,今年以來,旅遊演藝呈井噴式發展,越來越多消費者願“為(wei) 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借勢火爆的演出市場,各地知名景區紛紛引入演出節目吸引客流,促進旅遊消費。旅遊演藝如何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激發文旅融合新動能,成了大眾(zhong) 關(guan) 注的熱點。
擦亮文旅融合新名片
貴州省榕江縣三寶侗寨的“和美鄉(xiang) 村足球超級聯賽”通過“文旅+體(ti) 育+演出”的精彩組合拳,讓一場體(ti) 育賽事促成了一場多元主體(ti) 匯聚的集體(ti) “表演”。據不完全統計,“村超”為(wei) 榕江吸引遊客338.42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8.34億(yi) 元,同比增長164.05%。
“目前,演藝在文旅融合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關(guan) 鍵的作用。高品質的演藝項目天然具有‘融’的基因,它讓文化內(nei) 容變得立體(ti) 鮮活,讓文化展示擁有新的時空,讓文化魅力貼近市場、貼近消費者、富含時代氣質。”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張驍鳴說,並非所有演藝項目都可以“出圈”,所謂的高品質隻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於(yu) 對市場動態和傳(chuan) 播節奏的精準把捉。媒介化時代,一個(ge) 好的演藝產(chan) 品既要突破海量旅遊自媒體(ti) 的重重包圍,又要與(yu) 目的地城市的認知擴散和形象升級產(chan) 生諧振,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出圈”。
探索旅遊演藝新玩法
山東(dong) 省致力於(yu) 打造個(ge) 性十足、展現地域文化魅力的旅遊演藝新玩法。在濟南超然樓、淄博海岱樓等熱門“網紅打卡地”,定期推出“文藝點亮泉城”“追光海岱樓·奇妙淄博夜”等係列演藝活動;在曲阜,從(cong) “老三孔”晨鍾開城儀(yi) 式、暮鼓關(guan) 城儀(yi) 式、祭孔展演,到“新三孔”漢服遊園、大型演出《金聲玉振》、燈火閃耀的尼山夜遊季,演藝活動讓儒家傳(chuan) 統文化有了新的載體(ti) ;在菏澤,牡丹文化沉浸遊園體(ti) 驗秀將牡丹的源起傳(chuan) 承和黃河文化融入演出,結合音樂(le) 、戲劇、舞蹈、戲曲等表現形式,營造文化遊園體(ti) 驗……
上海演藝大世界5年來共演出劇目10萬(wan) 多場,既有專(zhuan) 業(ye) 劇場的“大戲”,又有各類演藝新空間裏的“小戲”,打造“全城有戲”的文化氛圍。重慶市巫山縣“三峽之光”情境夜遊每天晚上都會(hui) 如期上演,遊船外,巫山旖旎的風光與(yu) 滿城霓虹交相輝映;遊船內(nei) ,非遺民俗文化歌舞表演、詩詞歌賦戲劇表演輪番上演,實現了“內(nei) 外聯動”“虛實結合”,遊客能欣賞巫山夜景,也可以深度體(ti) 驗巫山文化的濃縮精華。
當前,旅遊演藝呈現出新特點、新趨勢,張驍鳴將其總結為(wei) “五全”。一是全空間,演藝場所不再局限於(yu) 常規劇場、戲院、音樂(le) 廳,而是結合地方特點廣泛靈活布局,可以在市民廣場、購物中心、古舊建築、大河遊船等。二是全時段,既有定時定點,也有隨到隨演,更有配合於(yu) 假日、節慶、賽季賽事的靈活組合。三是全譜係,所涉及的文化藝術類目範圍之廣遠超過去時代,不僅(jin) 非遺中的傳(chuan) 統音樂(le) 、傳(chuan) 統舞蹈、傳(chuan) 統戲劇、曲藝、傳(chuan) 統體(ti) 育、遊藝與(yu) 雜技成了主角,實景演出、化妝遊園、沉浸戲劇、燈光秀、裝置秀等也得到越來越多的追捧。四是全主體(ti) ,既有實力雄厚的龍頭演藝集團,也有創新創業(ye) 的青年文藝團體(ti) ,還有與(yu) 景區、街區、商場、美術館、博物館、工業(ye) 遺址等不同資源產(chan) 品主體(ti) 的跨行跨界合作。五是全體(ti) 驗,在日益成熟的新技術支持之下,演藝產(chan) 品對人們(men) 的感官激活更徹底,也更大膽地采納了一些先鋒劇場的理論或演藝理念,讓觀眾(zhong) 或遊客成為(wei) 演藝作品的共謀者和共創者,闖入全新的體(ti) 驗天地。
激發旅遊消費新活力
旅遊演藝如何不斷創新,為(wei) 遊客提供新看點、帶來新體(ti) 驗,促進新消費,激發文旅市場活力,為(wei) 旅遊發展注入新動能?
講述古蜀文明輝煌和成都厚重曆史的大型文旅劇《花重錦官城》在成都文殊坊·妙劇場上演,吸引了成千上萬(wan) 的觀眾(zhong) 。“成都是旅遊的集散地,想吸引遊客留下來,需要‘產(chan) 業(ye) 服務+演藝’進行配套服務,未來我們(men) 將營造開放式劇場,將‘妙劇場’及周邊升級為(wei) ‘妙趣錦官城’,打造成都文化體(ti) 驗的文創地標空間,還計劃全麵呈現沉浸式演繹互動的文商旅融合景區‘花重錦官城’,不斷強化IP打造。”該劇出品人說。
山東(dong) 緊扣需求,加速多元業(ye) 態創新,精準匹配需求端、優(you) 化創新供給端,著力打造中小型、主題性、特色類旅遊演藝項目,構建業(ye) 態多元、體(ti) 驗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體(ti) 係,以多樣化、高品質供給滿足消費新需求。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孫蕾表示:“山東(dong) 將拓展數字化新場景,運用5G、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術,搭建數字化文旅體(ti) 驗線下場景,營造虛實相生、深度沉浸的智慧場景氛圍,賦予身臨(lin) 其境的新奇體(ti) 驗,使演出場景和觀演體(ti) 驗更加多元與(yu) 動態。”
張驍鳴認為(wei) ,推進旅遊演藝創新發展要注重輕資產(chan) 投入和運營、大力扶持演藝新創作、培育特色演藝之都和推動國際化轉型。(本報實習(xi) 記者 王偉(wei) 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