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溫度|湖南懷化:用群眾的辦法解決群眾難題
央廣網懷化12月5日消息 “太高興(xing) 了!”“我住在6樓,你住幾樓啊?”“小區環境真好,出行也方便。”12月4日,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盈口鄉(xiang) 趙家山村6組村民安置區首批次61套安置房進行分房,61戶、200餘(yu) 名村民喜圓翹首以盼的“新居夢”,開啟幸福新生活。“新家”讓村民幸福感原地升級,也讓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變為(wei) 現實。
村民彭宏連一家是第一個(ge) 抓鬮的,在拿到鑰匙後難掩心中的喜悅,立即和家人來到新家做規劃,期待著搬進新房。
自“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活動開展以來,鶴城區踐行“一線工作法”,堅持 “四下基層”製度,把實的要求貫穿始終,啟動解決(jue) 曆史遺留問題“啃硬骨頭”專(zhuan) 項行動,變群眾(zhong) 上訪為(wei) 幹部下訪,推動黨(dang) 員幹部深入一線破難題、促發展,辦實事、解民憂,用真招實招化解了一批製約高質量發展、影響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
為(wei) 穩妥有序化解多年來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jue) 的曆史遺留問題,該區始終以人民為(wei) 中心,堅持實實在在辦好惠民利民實事,用實幹推動發展、取信於(yu) 民,製定《鶴城區解決(jue) 曆史遺留問題“啃硬骨頭”專(zhuan) 項行動實施方案》,將摸排的28個(ge) 曆史遺留問題、55個(ge) 重點信訪積案納入專(zhuan) 項行動。建立 “一單四製”工作機製,做到“交辦製、台賬製、銷號製、通報製”,對發現的問題,由區委書(shu) 記唐成、區長鄭明明等相關(guan) 負責人主動認領,實行包幹負責,明確牽頭及責任單位,規定解決(jue) 時限,層層壓實責任,推動全區曆史遺留問題減倉(cang) 清倉(cang) 。
連接主城區與(yu)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的金海東(dong) 路項目,因土地置換、征拆等原因10多年無法貫通,區委書(shu) 記唐成帶頭認領,7次專(zhuan) 題調度、現場辦公,逐項解決(jue) 項目資金、征拆、施工等方麵的難題,推動金海東(dong) 路項目今年10月順利通車。坨裏安置區項目因交地問題耽擱數年,相關(guan) 負責人主動帶隊到項目一線接訪8次,製約該項目交地的難題日前終於(yu) 得以順利化解。8個(ge) 未開工安置區已全麵實現交地,19個(ge) “保交樓”項目全部實現複工複產(chan) ,完成交房5377套,交付率達80%。截至11月底,該區通過用群眾(zhong) 的辦法解決(jue) 群眾(zhong) 難題,有效化解了曆史遺留問題、重點信訪積案30多個(ge) 。
該區還堅持把調研成果轉化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圍繞調研發現的鶴城高新區主導產(chan) 業(ye) 不突出的問題,區委及時調整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製定了《鶴城區推進五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建設、兩(liang) 大特色產(chan) 業(ye) 及五大攻堅行動三年計劃(2023—2025年)》,明確新能源及其裝備、新型顯示、工程機械、現代中藥種植加工及大健康、現代油茶等五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全麵開展產(chan) 業(ye) 鏈招商,組建專(zhuan) 班,協調在資金、土地、審批手續等方麵問題,推動項目落地落實。
目前,鶴城區加快構建 “5+N”現代產(chan) 業(ye) 新體(ti) 係,簽約項目5個(ge) ,引進了中國電力、中國電建、東(dong) 方電氣等“三類500強”企業(ye) ,開工在建項目3個(ge) ,加速推動新能源及其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奮力當好推進“五新四城”戰略的主力軍(jun) 排頭兵,為(wei) 湖南打造內(nei) 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作出鶴城貢獻。(記者張誌誠實習(xi) 生張雨怡 通訊員郭飛 陳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