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深化務實合作 增進人民福祉

發布時間:2023-12-12 10:21:00來源: 人民日報

  加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兩(liang) 廊一圈”戰略對接合作——

  深化務實合作 增進人民福祉

  中越兩(liang) 國山水相連,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運與(yu) 共。近年來,中越雙方充分發揮地緣相近、產(chan) 業(ye) 互補優(you) 勢,加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兩(liang) 廊一圈”戰略對接合作,更好服務國家發展,更多惠及兩(liang) 國人民。

  國際班列——

  暢通經貿投資往來

  12月5日上午10時許,伴隨著陣陣汽笛聲,經過2700多公裏的長途跋涉,一列滿載越南木薯澱粉等產(chan) 品的國際貨運班列緩緩駛入河北石家莊國際陸港。

  本趟班列搭載了35個(ge) 集裝箱約800噸越南貨物,11月30日從(cong) 越南河內(nei) 東(dong) 英站啟程,經廣西憑祥口岸入境中國,最終抵達石家莊國際陸港。隨後,這批貨物將有序分撥至京津冀地區及全國市場。

  “石家莊—河內(nei) 之間的中越國際班列為(wei) 兩(liang) 國經貿往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通道。”越南鐵路運輸與(yu) 貿易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阮黃青介紹,以往越南的商品經海運到達京津冀地區至少需要15天時間,如今有了這條班列線路,貨物運輸時間大大縮短,運輸效能大幅提升。

  今年7月24日,首趟石家莊—河內(nei) 之間的班列開行,迄今已累計運輸貨物超過1.8萬(wan) 噸。河北陸港集團董事長劉瑞領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石家莊—河內(nei) 之間的班列拉近了兩(liang) 座城市的距離,也給兩(liang) 國民眾(zhong) 帶來更多實惠。”

  石家莊—河內(nei) 之間的班列是中越國際班列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首趟中越國際班列經廣西憑祥口岸出境駛向越南河內(nei) 。6年來,僅(jin) 廣西開出的中越國際班列就超過1000列,累計運送進出口貨物59.54萬(wan) 噸,搭建起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間貿易往來的“快車道”。

  中越國際班列開辟了中越物流運輸新通道,大幅縮短了貨物運輸時間。一名多次通過中越國際班列運送農(nong) 產(chan) 品等商品的越南經銷商表示,中越國際班列為(wei) 越南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也為(wei) 越南企業(ye) 開拓中國市場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中越國際班列構建起中越鐵路貨運進出口雙向通道,讓越南及東(dong) 盟優(you) 質產(chan) 品與(yu) 中國消費市場充分對接,加強了雙邊貿易往來,為(wei) 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石家莊國際陸港總經理劉金朋表示。

  “期待越中兩(liang) 國不斷深化務實合作,提升邊境口岸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能力,持續提高兩(liang) 國和地區間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惠及兩(liang) 國民眾(zhong) 。”阮黃青說。

  風電項目——

  推動能源轉型發展

  在越南中南部嘉萊省公則若縣縣城以西,數十座巨型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徐徐轉動,為(wei) 當地生產(chan) 生活供應源源不斷的電力。

  這是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設計施工的嘉萊風電項目,由兩(liang) 個(ge) 風電場組成,目前已完成全部64台風機吊裝,具備並網發電能力,已部分投產(chan) 發電。據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dong) 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副總經理林伶利介紹,該項目選用國際先進的大容量、高塔筒陸上風電機組,發電量大、占地更少。與(yu) 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項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9.7萬(wan) 噸,減排效果顯著。林伶利表示,期待中越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合作。

  精通中越雙語的越南籍員工阿貴,2021年擔任嘉萊項目行政副經理兼翻譯。“這個(ge) 風電項目對我們(men) 國家發展有重要意義(yi) 。我為(wei) 能成為(wei) 項目的一員而感到驕傲!”阿貴說。

  在一係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一批中國企業(ye) 來越助力當地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嘉萊風電項目、德農(nong) 風電項目、正勝風電項目……一座座風能電站為(wei) 緩解當地電力短缺提供了中國方案,讓不少越南家庭用上了“綠電”。

  “中國的‘雙碳’目標和越南的淨零排放承諾為(wei) 雙方在可持續發展和環保方麵深化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越南國家大學河內(nei) 自然科學大學先進材料、綠色發展實驗室博士河明玉表示,通過共同努力,兩(liang) 國將在綠色科技領域實現更深層次協作,為(wei) 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工業(ye) 園區——

  帶動就業(ye) 改善民生

  龍江工業(ye) 園位於(yu) 越南南部前江省,距胡誌明市新山一國際機場50公裏,距西貢港集裝箱碼頭50公裏,區位優(you) 勢明顯。園區內(nei) ,各類運輸車輛往來穿行,一派繁忙景象。

  龍江工業(ye) 園是由中國企業(ye) 投資建設的綜合性工業(ye) 園區,是中國商務部認定的首批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工業(ye) 園入園企業(ye) 的產(chan) 業(ye) 規劃主要集中在紡織輕工、機械電子、建材化工3個(ge) 領域。自2007年成立以來,工業(ye) 園的發展得到了中越兩(liang) 國政府的大力支持,為(wei) 中越經貿合作和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截至目前,園區項目開發麵積超過85%,共引入包括41家中資企業(ye) 在內(nei) 的53家企業(ye) 入園投資,其中48家入園企業(ye) 已正式投產(chan) 。統計顯示,園區工業(ye) 產(chan) 值占前江省年工業(ye) 產(chan) 值的比重超過35%,在前江省進出口額中的占比超過45%。

  龍江工業(ye) 園的投入運營為(wei) 前江省和周邊省份提供超過3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民眾(zhong) 的生活。27歲的阿貞是園區入駐企業(ye) 的一名職工,大學一畢業(ye) 就來到園區工作。出於(yu) 工作需要,她自學了中文,同記者交流時已能用中文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我已經在這裏工作5年了,現在的收入很穩定。”阿貞說,她剛換了一輛新摩托車和一部新手機,還用攢下的錢幫家裏翻新了房子,“我很自豪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生活得更好!”

  36歲的阿俊是園區內(nei) 一家企業(ye) 的安全事務主管,已在公司工作多年。“除了生活有了改善,我的業(ye) 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有了提升。在園區的工作讓我獲得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對未來更有信心。我希望能在公司長期發展,身邊不少朋友也和我有同樣的想法。”阿俊說。

  龍江工業(ye) 園副總經理唐震宇表示,擴大就業(ye) 是改善當地民眾(zhong) 生活的最直接、最可持續的方式之一,“我們(men) 將加大力度吸引各領域優(you) 秀企業(ye) 入駐園區,為(wei) 越南年輕人提供更多就業(ye) 選擇,讓他們(men) 成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據介紹,今年5月,龍江工業(ye) 園曾為(wei) 前來參觀學習(xi) 的越南前江大學學生提供就業(ye) 谘詢服務,歡迎他們(men) 畢業(ye) 後來工業(ye) 園施展才華,為(wei) 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龍江工業(ye) 園總經理餘(yu) 索表示,中越兩(liang) 國在龍江工業(ye) 園項目合作中取得的經驗,為(wei) 在越南其他地區和境外設立經貿合作區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龍江工業(ye) 園將致力於(yu) 深化中越經貿投資合作,不辜負兩(liang) 國政府一直以來的大力支持,以實際行動為(wei) 兩(liang) 國經濟攜手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餘(yu) 索說。

  輕軌列車——

  助力民眾(zhong) 便捷出行

  12月7日清晨,記者從(cong) 始發站登上了河內(nei) 輕軌2號線列車,車廂裏有很多背著書(shu) 包去上學的學生。他們(men) 說,搭乘輕軌比坐摩托車安全,也不會(hui) 堵車,比坐公交車快,不用擔心上課遲到了。

  河內(nei) 輕軌2號線是越南首條城市輕軌項目,由中國中鐵六局總承包建設,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yu) “兩(liang) 廊一圈”戰略對接合作的標誌性項目,於(yu) 2011年10月開工建設,投資總額8.68億(yi) 美元。中鐵六局國際事業(ye) 部越南項目管理中心總工程師王忠友介紹,該項目是河內(nei)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的一條交通主幹線,項目全線長約13公裏,設有12座車站。該線路開通後對緩解河內(nei) 市區交通壓力、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列車行駛到安義(yi) 站,一位年輕的母親(qin) 領著兩(liang) 個(ge) 孩子走進車廂。小朋友透過車窗看著外麵車水馬龍的街道,臉上充滿驚喜與(yu) 好奇。在交談中得知,媽媽叫阮氏鸞,是一名普通的河內(nei) 市民,平時經常搭乘輕軌到市區上班,但孩子們(men) 還沒有坐過輕軌列車,今天是特地帶他們(men) 前來體(ti) 驗。“第一次乘坐輕軌,很快很舒服,真讓人高興(xing) 。這種感覺太棒了!”阮氏鸞的兒(er) 子陳日光說。

  車廂裏,還有不少從(cong) 外地來河內(nei) 旅遊的越南民眾(zhong) 。作為(wei) 河內(nei) 的一處新地標,輕軌吸引了眾(zhong) 多年輕人和遊客到此“打卡”,很多人專(zhuan) 門購買(mai) 輕軌車票,來體(ti) 驗這種便捷的出行方式。“輕軌的開通,給我們(men) 帶來了綠色出行的新風尚。”阮氏鸞說。

  據河內(nei) 地鐵公司統計,自2021年11月開通運營至今,河內(nei) 輕軌2號線已累計載客近2000萬(wan) 人次。河內(nei) 地鐵公司總經理武鴻長介紹,今年9月2日越南國慶日當天,輕軌列車運送乘客近5.6萬(wan) 人次,創下了開通運營以來的新紀錄。

  中國企業(ye) 在進行項目建設的同時,還幫助當地培養(yang) 了首批輕軌駕駛、運營、維修等軌道交通領域的專(zhuan) 業(ye) 人才,為(wei) 越南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越南工程師杜文進如今已經是河內(nei) 輕軌通信信號係統的骨幹力量,但他入職前對輕軌運行知識知之甚少。項目運營前,中方專(zhuan) 門安排他和其他越南員工前往中國培訓,不僅(jin) 聘請了19名經驗豐(feng) 富的中方專(zhuan) 家給他們(men) 授課,進行崗前培訓,還讓他們(men) 深入城市地鐵運行線路實習(xi) 。“通過係統培訓,我學到了相關(guan) 知識、提升了專(zhuan) 業(ye) 技能,有信心熟練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確保輕軌列車平穩運行。”杜文進說。

  “中方對參與(yu) 越南基礎設施建設持積極開放態度,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特別是鐵路、公路互聯互通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兩(liang) 廊一圈’戰略對接合作重點。”中國駐越南大使熊波說。

  “中國建設者用實際行動讓我們(men) 的出行更加便利,期待兩(liang) 國務實合作結出更多果實,為(wei) 民眾(zhong) 帶來更多實惠。”河內(nei) 建築工程師阮文輝對記者表示。

  (本報河內(nei) 、石家莊12月11日電 記者楊一、劉剛、楊曄、張矜若、白元琪、謝佳君、王海林、孟祥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