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傳統文化成為網文出海新引擎

發布時間:2023-12-18 09:5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劉江偉(wei)

  在日前舉(ju) 辦的2023中國網絡文學論壇上,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發布了“網絡文學國際傳(chuan) 播項目”。入選該項目一期的《雪中悍刀行》《羋月傳(chuan) 》《萬(wan) 相之王》《壞小孩》4部網絡小說,被翻譯成4種外語向全球進行推介。在這4部網絡小說中,傳(chuan) 統文化題材的占3部。

  據統計,入選作品外語版自10月陸續上線海外各大平台以來,已創下數千萬(wan) 次閱讀量,海外用戶訂閱量還在持續高速增長。

  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院院長歐陽友權分析,近年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賡續傳(chuan) 承中發揚光大,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響力,備受海內(nei) 外矚目。這幾年出現的優(you) 秀網絡文學作品,都注意汲取傳(chuan) 統文化滋養(yang) ,讓民族文化精髓成為(wei) 作品的價(jia) 值基因。很多作品之所以在海外叫得響、傳(chuan) 得開,也是因為(wei) 它們(men) 具備新型傳(chuan) 媒和東(dong) 方故事的雙重力量。

  據《羋月傳(chuan) 》作者蔣勝男觀察,以前出海的網文也帶有傳(chuan) 統文化的元素,但大多表現在寫(xie) 作技巧和語言修辭上。這些年來,越來越多作者朝著傳(chuan) 統文化的內(nei) 涵更為(wei) 縱深地開掘,把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完整充分地展示給讀者,這樣的作品顯然更具有生命力、傳(chuan) 播度。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發布的《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非遺、國風題材作品是近期網絡文學創作中的熱點與(yu) 亮點,閱文平台2022年有超5萬(wan) 名簽約作家主動將非遺元素化用到作品中;越來越多的海外用戶通過網文閱讀深入了解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和當代中國的時代風貌。

  2022年9月,16部網絡文學作品還被大英圖書(shu) 館收錄。縱觀這些作品,內(nei) 核都離不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畫春光》以瓷器文化為(wei) 底色,描寫(xie) 了“玲瓏剔透萬(wan) 般好”的瓷之精妙;《掌歡》狀寫(xie) 了一道道傳(chuan) 統美食,展現了“色香味俱全”的食之美妙;《獵贗》以文物修複為(wei) 題材,刻畫了“千波刀”“隨形補缺法”等技之巧妙……

  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動畫電影《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在日本上映的消息一經宣布,即登上日本網絡平台熱搜榜第四名。為(wei) 了讓更多受眾(zhong) 能理解該片的網絡競技詞語,當地網站還專(zhuan) 門推出了《用語解說》欄目。在泰國,“現象級IP劇”《花千骨》熱播期間,社交媒體(ti) 上掀起“眉間一點紅,媚眼桃花飛”的妝飾熱潮。

  琴棋書(shu) 畫劍,詩書(shu) 茶酒花。傳(chuan) 統文化正成為(wei) 網文創作的素材庫、網文出海的新引擎。00後創作者聞石天慈以二十四節氣為(wei) 主線,創作了《海晏河清四時天》,“我想把傳(chuan) 統農(nong) 耕智慧講給全球讀者”;謝漠兮創作的《枕水而眠》,把中國國畫貫穿始末,傳(chuan) 統文人筆墨意趣躍然紙上;羅方紅在作品中傳(chuan) 承茶藝,小說《茗門世家》讓中國茶香氤氳世界……在曆史經緯中提煉主題,從(cong) 傳(chuan) 統文化中萃取題材,網文出海帆更鼓了,力更足了,行得更穩了。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18日 09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