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用生動瞬間展現大美中國

發布時間:2023-12-18 10:26: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新時代全媒體(ti) 攝影人才培訓”結業(ye)

  用生動瞬間展現大美中國

  本報訊 國家藝術基金於(yu) 2023年舉(ju) 辦的藝術人才培訓項目“新時代全媒體(ti) 攝影人才培訓”近日在中國傳(chuan) 媒大學結束。

  整體(ti) 來看,本次項目涵蓋廣泛,從(cong) 宏大的航拍到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從(cong) 城市生活到鄉(xiang) 村習(xi) 俗,透過學員用鏡頭生動呈現的瞬間,盡顯對美麗(li) 中國的認知,對中華文明的魅力的體(ti) 認。學員毛巍璁利用無人機攝錄了大量山東(dong) 青島的美景,將青島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盡收眼底,也讓青島宜人的生活得以展現。城市裏的生活也是學員關(guan) 注的重點,學員楊寬將目光聚焦在北京生活的年輕人身上,用樸實無華的鏡頭拍攝肖像,展現年輕人的生活。

  據介紹,還有許多學員選擇拍攝少數民族的日常。學員王偉(wei) 拍攝的使鹿鄂溫克人作品極具特色。他並沒有選擇拍攝民族慶典活動,而是深入剖析使鹿鄂溫克人的生活狀態,記錄他們(men) 在山林和城市中不同的生活麵貌。這些年輕人雖然身著不同樣式的民族服飾,但在邁向現代化生活的同時內(nei) 心仍保留著民族傳(chuan) 統。

  隨著AR、VR、AI等的應用日益廣泛,很多學員嚐試使用新技術進行拍攝。學員梁可嘉拍攝楓坪儺(nuo) 獅舞時,對每個(ge) 儺(nuo) 獅舞角色的表演動作做了記錄,也用相機記錄了表演者的生活。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作者增加了楓坪儺(nuo) 獅舞麵具的全息影像展示,觀眾(zhong) 可以借此技術更全麵地了解楓坪儺(nuo) 獅舞。學員唐蜜則將城市建設中出現的鋼筋、水泥用電腦後期的方式點綴上了白色的光斑,在展覽現場使用燈光來將其點亮,以此來展現中國城市建設的活力。

  AI技術提高了不少學員的創作熱情。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幫助攝影師自動識別和修複圖像中的缺陷,提高圖像的質量和清晰度。此外,還有視覺創作者喜歡直接使用人工智能算法產(chan) 出圖像,為(wei) 攝影帶來全新的創作思路和可能性。學員耿洪傑的“寒山潛龍”係列就是用這項技術創作的。有學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產(chan) 出更具特點的作品,如學員周旭東(dong) 使用分形算法在C4D中創作出一係列“微生物”,是利用人工智能製圖的方式生成的一係列細胞結構,這些類似顯微攝影的作品擁有極為(wei) 絢麗(li) 的外表。 (侯 帥)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