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明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如何實現?專家解讀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分析當前“三農(nong) ”工作麵臨(lin) 的形勢和挑戰,部署2024年“三農(nong) ”工作。今年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提出,錨定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抓好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確保2024年糧食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如何實現這些任務?來看專(zhuan) 家的解讀。
2023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再創曆史新高,糧食總產(chan) 量達13908.2億(yi) 斤,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專(zhuan) 家表示,保障糧食安全、提高糧食產(chan) 能,首先要確保耕地質量和數量。今年前10個(ge) 月,全國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任務6050萬(wan) 畝(mu) ,未來要提高建設投入標準,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製度。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業(ye) 經濟與(yu) 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鍾鈺:未來把15.46億(yi) 畝(mu) 的基本農(nong) 田逐步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當然在這個(ge) 過程中要提高建設標準。探索建立糧食產(chan) 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chang) 機製,做大做強糧食產(chan) 業(ye) 經濟,也有助於(yu) 守住我們(men) 的耕地紅線。
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源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更要強化科技創新,目前我國農(nong) 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未來要培育抗旱、抗澇、抗蟲、抗病等新品種,加快推進智慧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 孫傳(chuan) 範:圍繞生物育種、耕地產(chan) 能提升、鹽堿地綜合利用、適用農(nong) 機創製、農(nong) 業(ye) 節水技術裝備研發等方麵,實施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為(wei) 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提供更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專(zhuan) 家表示,要樹立大食物觀,從(cong) 耕地資源向全方位、多途徑的食物資源拓展,大力開發鹽堿地、河湖、海洋、森林、草原等非耕地資源。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業(ye) 經濟與(yu) 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張琳:把農(nong) 業(ye) 建成現代化大產(chan) 業(ye) ,由傳(chuan) 統的農(nong) 、林、牧、漁等單一生產(chan) 環節延伸到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倉(cang) 儲(chu) 保鮮、物流配送、品牌營銷等全鏈條,要在生物育種、設施農(nong) 業(ye) 、數字農(nong) 業(ye) 、新型食品製造業(ye) 等領域集成攻關(guan) 。(央視財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