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給中國蘋果裝上中國“芯”

發布時間:2023-12-26 10:0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居然有這麽(me) 好吃的蘋果!”這是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聚豐(feng) 蘋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趙文慶第一次邂逅“秦脆”時,發出的感歎。

  2019年,趙文慶到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農(nong) ”)洛川蘋果試驗站參觀學習(xi) ,“秦脆”又脆又甜的口感讓他難忘。他當即決(jue) 定,把自家果園的60多畝(mu) 紅富士全部挖掉改種“秦脆”。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沒錯:果園的收益連年增加,今年,每畝(mu) 收入達到了8萬(wan) 至10萬(wan) 元。

  趙文慶認準的“秦脆”,是由西農(nong) 洛川蘋果試驗站首席專(zhuan) 家、國家蘋果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首席科學家馬鋒旺團隊於(yu) 2016年審定的蘋果新品種,是今年被列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主推的蘋果品種之一。目前,該品種已在陝西、甘肅、山西等地推廣近30萬(wan) 畝(mu) 。

  近年來,西農(nong) 在蘋果新品種選育與(yu) 示範推廣、種源創新、肥水高效利用、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持續發力,推動黃土高原蘋果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幫助黃土高原尤其是革命老區實現了果香、民富、產(chan) 業(ye) 強。

  僅(jin) 以馬鋒旺團隊為(wei) 例,已審定的蘋果新品種就有10個(ge) 。其中,“秦玉”“秦霞”等5個(ge) 品種為(wei) 今年審定,它們(men) 的成熟期、顏色各不相同,且抗逆性強、品質好,有利於(yu) 促進我國蘋果品種結構的進一步調整。

  與(yu) “秦脆”一起被列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主推蘋果品種的,還有西農(nong) 白水蘋果試驗站首席專(zhuan) 家趙政陽團隊的“瑞雪”。“給中國蘋果裝上中國‘芯’,填補中國蘋果品種、品牌在世界上的空白”是趙政陽的目標。近年來,趙政陽團隊陸續選育出的“瑞陽”“瑞雪”“瑞香紅”等蘋果新品種,已在全國推廣40萬(wan) 畝(mu) ,增加效益5.13億(yi) 元。

  近日,一場圍繞蘋果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在洛川蘋果試驗站進行,馬鋒旺同團隊師生交流工作進展,謀劃下一步發展。會(hui) 議還特別邀請了政府部門、企業(ye) 和果農(nong) 代表參加,聽取意見,了解訴求,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解決(jue) 問題。

  擁有560畝(mu) 果園的任誌強,是陝西軒樂(le) 農(nong) 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自2015年建園起,他就常到洛川蘋果試驗站參觀學習(xi) ,並邀請專(zhuan) 家現場指導。在專(zhuan) 家幫助下,他的果園當年成活率95%以上,畝(mu) 產(chan) 也逐年增加,去年收入300多萬(wan) 元,今年預計將達450多萬(wan) 元。

  挖掘潛力做實校地合作,一直是西農(nong) 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在位於(yu) 陝西省延安市蘇家險村的西農(nong) 蘋果示範基地裏,楊福增教授團隊研製的六臂蘋果采摘機器人,正在進行蘋果采摘試驗。“相較於(yu) 雙臂蘋果采摘機器人,六臂機器人的采摘效率更高,還增加了夜間作業(ye) 功能。”楊福增告訴記者,團隊將繼續優(you) 化、完善蘋果采摘機器人,盡快讓科研機變成商品機,解決(jue) 農(nong) 機“卡脖子”問題。

  2012年以來,西農(nong) 助推延安蘋果麵積由285.3萬(wan) 畝(mu) 發展到331.7萬(wan) 畝(mu) ,產(chan) 量由260萬(wan) 噸增加到400.5萬(wan) 噸,鮮果產(chan) 值由76.6億(yi) 元增長到219.1億(yi) 元,農(nong) 民人均蘋果純收入由5250元增加到9688.6元,延安成為(wei) 中國及世界重要的優(you) 質蘋果生產(chan) 基地。今年,西農(nong) 又與(yu) 延安續簽校地合作協議,蘋果全程機械化試驗示範站就是校地合作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

  今年5月,西農(nong) “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土高原旱作適水改土與(yu) 產(chan) 能提升技術模式及應用”團隊師生奔赴延安,圍繞土壤貧瘠、幹旱缺水和水土流失等問題展開研究,探索實施果園油菜綠肥還田等技術。

  “下一步,我們(men) 將在品種選育推廣、現代栽培模式、品質提升等方麵持續發力,助推黃土高原地區蘋果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讓紅蘋果繼續成為(wei) 農(nong) 民致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金蘋果’。”馬鋒旺說。

  王學鋒 付文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