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全力以赴重建美好家園
光明日報記者 萬(wan) 瑪加 王雯靜 光明日報通訊員 鄭有虎
發放物資、接通水電、衛生防疫、為(wei) 群眾(zhong) 進行心理疏導……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後,青海省把受災群眾(zhong) 安置放在首位,抓好複學複課、過渡安置房建設、關(guan) 心關(guan) 愛因災受傷(shang) 群眾(zhong) 等各項工作,確保受災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不斷推進災後重建工作。
“要加快活動板房建設進度,盡快讓群眾(zhong) 從(cong) 帳篷搬進更安全、更保暖的過渡安置房中。”地震發生後,青海省國資委第一時間向各中央駐青企業(ye) 發出倡議書(shu) 。國電投黃河水電公司、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中國交建集團等中央駐青企業(ye) 迅速響應,安排力量參與(yu) 一線搶險救災,主動捐贈活動板房、棉帳篷、折疊床、被褥、棉衣。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ye) 抽調專(zhuan) 業(ye) 力量投身災區道路搶通、電力通信搶修、活動板房搭建等應急保障工作。國網青海電力對已經接通電源的安置點帳篷實施電路升級改造,配備3至4名運檢人員,24小時開展線路巡查及維護,做好安全用電知識普及,確保安置點群眾(zhong) 用電安全、可靠。
醫療救援刻不容緩。青海省人民醫院集結了由創傷(shang) 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經外科、普外科、重症醫學科等31名專(zhuan) 家組成的醫療救援隊,馳援民和縣人民醫院,開展災後醫療救治和救援工作,對收治在院的受災患者開展多層級、多學科的會(hui) 診,力求救治方案更加全麵,並根據患者不同情況,成立“一對一”救治小組,開展一人一案精準救治。青海省第三人民醫院心理危機幹預隊專(zhuan) 家前往省級定點救治醫院的19個(ge) 相關(guan) 科室,為(wei) 受災患者開展焦慮、抑鬱、睡眠、精神狀態等方麵的動態心理評估,並根據心理狀態,對不同患者進行評估診治和心理幹預。
青海省水利廳有序安排專(zhuan) 班職責分工、現場應急處置、水位動態監測、防範次生災害等涉水應急處置工作,全力搶修震損工程,解決(jue) 飲水問題,保障群眾(zhong) 吃水用水,連夜開展水庫、淤地壩、水電站、堤防、灌區工程、飲水安全工程、淨化水廠的現場排查。青海省交通檢測公司青年突擊隊組成橋梁工程檢測組和房建工程檢測組,對地震災區重點橋梁工程和房建工程進行震後災情檢測,準確獲取重點工程受損數據信息,給災後應急搶通和恢複重建決(jue) 策提供科學依據。青海省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緊急調配各類應急保障車輛,運送搶險救災人員,搶運救災帳篷、保暖衣物、裝載機、供暖爐、發電機等。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27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