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補齊基本養老服務體係短板弱項

發布時間:2023-12-27 09:57:00來源: 中國婦女報

  2023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的意見》以來,國家基本養(yang) 老服務清單成為(wei) 社會(hui) 各界共同關(guan) 注的重要問題。在綜合考慮區域實際情況和老年群體(ti) 需求差異的基礎上,多數省份和地市在後續出台的實施意見和方案中也將細化地區基本養(yang) 老服務清單作為(wei) 主要的政策發力點,為(wei) 進一步推動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首先,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的普惠性和係統性特征得到強化,更多因不同原因而陷入困境的老年人得到保障性服務,更多針對不同類型和層次需求的服務內(nei) 容得到創新性補充。北京、山東(dong) 、江蘇、內(nei) 蒙古、湖北、甘肅等地區對國家基本養(yang) 老服務清單進一步補充拓展,在原有的16個(ge) 服務項目基礎上新增意外傷(shang) 害保險、法律服務、家庭照護服務、老年教育、老年優(you) 待等內(nei) 容,針對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兜底保障服務。

  其次,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的基礎性和共擔性特征得到強化,財政投入的可持續性備受重視,個(ge) 人、家庭、市場、政府的四方責任分擔機製更加明確,實施方案更加切合地方經濟發展和實際財力水平。浙江、安徽、海南、青海等地區則對基本養(yang) 老服務製度進一步補充完善,明確了政府必須予以保障的基本養(yang) 老服務項目範圍和底線標準,也細化了老年人補貼、服務隊伍建設、養(yang) 老服務設施規劃、各級財政責任分擔比例的具體(ti) 標準等問題,為(wei) 政策供給和需求雙方構建了堅實的基礎。既讓地方政府對現階段保障養(yang) 老服務的重點內(nei) 容和投入水平心中有數,也讓廣大老年群體(ti) 對能夠獲得何種類型、何種形式、何種程度的養(yang) 老服務心中有底。

  盡管我國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在近期已經取得積極進展,但是從(cong) 現有政策基礎看,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依然是新時代養(yang) 老服務工作的短板弱項,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基本養(yang) 老服務有效供給仍然相對不足。我國目前養(yang) 老服務市場發展迅速但基本服務的供給與(yu) 日益增長的老年人群需求之間的有效匹配仍然不足。既存在部分養(yang) 老床位大量空餘(yu) 的情況,也存在部分養(yang) 老床位供不應求的情況,就近便利的社區養(yang) 老設施不足,很多老年人無法得到適當的照料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給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福祉帶來了不利影響。

  基本養(yang) 老服務質量仍然有待提高。多數養(yang) 老機構存在服務質量不高、管理不規範、服務能力不足、隊伍建設不合理等問題,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有餘(yu) 而醫療保健服務不足,為(wei) 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帶來了不利影響。

  基本養(yang) 老服務與(yu) 市場養(yang) 老服務的有效銜接不足。當前,市場化的養(yang) 老服務費用普遍偏高,許多老年人無法負擔得起養(yang) 老服務,一定程度限製了養(yang) 老服務的普及和老年人的選擇權。對於(yu) 無法支付高昂費用的老年人而言,基本養(yang) 老服務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極為(wei) 關(guan) 鍵。

  基本養(yang) 老服務信息獲取不對稱。部分地區政策宣傳(chuan) 倡導的力度弱、範圍窄、形式單一,導致老年人和其家屬獲取基本養(yang) 老服務信息的渠道有限,政策供給方與(yu) 政策需求方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老年人難以做出理性的決(jue) 策,很難選擇到合適的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服務內(nei) 容。同時,由於(yu) 官方權威渠道的宣傳(chuan) 不足,也容易使老年人受到信息誤導和欺詐,反而不利於(yu) 服務體(ti) 係的良性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既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也還麵臨(lin) 著諸多問題,需要政府、社會(hui) 各界的共同努力來解決(jue) 。我們(men) 需要通過增加服務供給、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費用、加強信息披露等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為(wei) 老年人提供更好的養(yang) 老服務和保障。

  第一,增加基本養(yang) 老服務有效供給。建議擺脫以支持機構建設為(wei) 主的發展思路,增加和完善針對需求方的經費投入和支持政策,對居家、社區和機構照護服務給予不同等級的報銷比例,從(cong) 而推動多層次、多元化的服務體(ti) 係建設。鼓勵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養(yang) 老機構的建設和運營,加大對醫養(yang) 結合機構建設的支持力度,提升社區老年日間活動中心的服務能力和設施配置,確保老年人有足夠的選擇空間,及時獲得適當的養(yang) 老服務。

  第二,提高基本養(yang) 老服務質量。建立健全養(yang) 老機構的評估和監管機製,加強對養(yang) 老機構的監督,對服務質量不達標的機構進行整改或關(guan) 閉。同時,加大對養(yang) 老服務人員培訓的投入,特別是鼓勵高校和專(zhuan) 業(ye) 機構增設失能、半失能和認知症老人護理的技能和職業(ye) 培訓。結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將老年認知症患者納入日常管理和監測,以適應不同類型照護對象的服務需要。

  第三,降低基本養(yang) 老服務費用。通過建立多層次的養(yang) 老保障體(ti) 係,進一步擴大養(yang) 老保險覆蓋麵和提高待遇標準,為(wei) 中低收入群體(ti) 參加養(yang) 老保險提供支持,減輕老年人的經濟壓力。加強對養(yang) 老服務價(jia) 格的監管,防止價(jia) 格壟斷和不合理漲價(jia) ,確保老年人能夠享受到合理的養(yang) 老服務。

  第四,加強基本養(yang) 老服務信息宣傳(chuan) 。建立全國性的養(yang) 老服務信息平台,提供養(yang) 老服務機構的信息和評價(jia) ,方便老年人和其家屬進行選擇。同時,加強宣傳(chuan) 和教育,增加養(yang) 老服務的宣傳(chuan) 力度,加強對老年人和其家屬的養(yang) 老知識教育,增強養(yang) 老服務意識和能力。

  第五,促進基本養(yang) 老服務城鄉(xiang) 和區域均衡發展。健全老年人流動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優(you) 化老年服務資源配置,滿足流動老年人的養(yang) 老需求;探討建設區域公共資金互助機製,發揮區域資源優(you) 勢協助薄弱區域,支持和鼓勵異地養(yang) 老、隔代照料孫子孫女等流動老年人享受同等待遇養(yang) 老服務。

  第六,將以人民為(wei) 中心作為(wei) 深化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改革的重中之重。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wei) 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的核心績效目標,逐步建成覆蓋全體(ti) 老年人、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

  (作者係中國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史毅)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