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指標預測主動脈擴張準確率達98%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第一個(ge) 基於(yu) 物理學的、能預測一個(ge) 人將來是否會(hui) 患上主動脈瘤的指標,平均準確率為(wei) 98%。相關(guan) 論文發表在新近的《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
主動脈瘤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俗稱“無聲殺手”,通常在破裂之前不會(hui) 引起任何症狀。一般來說,當主動脈擴張超過其原始尺寸的1.5倍時,就會(hui) 發生主動脈瘤。隨著它的生長,主動脈壁會(hui) 變得脆弱。最終,主動脈壁脆弱到無法承受流經其中的血液壓力,導致致命的主動脈瘤破裂。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測量患者主動脈中細微的“顫動”來預測主動脈的異常生長。當血液流經大動脈時,它會(hui) 導致血管壁顫動,就像旗幟在微風中飄揚一樣。研究人員發現,穩定的血流預示著主動脈正常、自然的擴張,而不穩定的顫動則高度預示著未來的異常增長和潛在的破裂。這一發現直接推翻了主動脈僵硬是疾病征兆的常識。
這項新的指標被稱為(wei) “顫動不穩定參數”(FIP)。為(wei) 了測試新指標,研究人員審查了117名接受心髒成像的患者和100名健康誌願者的4D血流磁共振成像(MRI)掃描數據。新指標可預測首次測量FIP後3年內(nei) 的主動脈擴張情況。與(yu) 後續MRI或醫生診斷相比,預測準確率達到98%。
未來,要計算個(ge) 性化的FIP,患者隻需進行一次4D血流MRI掃描即可。使用臨(lin) 床上這種預測性指標,醫生可利用藥物幹預高危患者,以防止主動脈瘤擴張到威脅生命健康的大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