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蓄動能 展韌性 顯活力 中國經濟發展以進促穩、篤定前行

發布時間:2024-01-05 09:53: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透過數據看經濟,透過經濟看成就。回顧2023年,中國外貿克服了外需疲弱、價(jia) 格下行等多重挑戰,實現了近42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的進出口規模、14%以上的出口國際市場份額,可以說交出了一份合格成績單。新的一年,中國將與(yu) 世界共享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新機遇,繼續成為(wei) 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市場持續增強外資“磁吸力”

  回顧2023年,中國外貿克服了外需疲弱、價(jia) 格下行等多重挑戰,總體(ti) 實現了平穩運行,展現了較強的發展韌性;中國吸引外資曾出現一定波動,但引資規模仍處曆史高位,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的勢頭不減。外貿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的潛力持續釋放,中國的市場體(ti) 量、創新速度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對外資仍極具吸引力。隨著已出台外資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以及新政策的推出,外貿外資發展的有利條件正在不斷積聚,信心也將繼續集聚,2024年,中國市場對外資的“磁吸力”也將持續增強。

  中國將繼續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今天(1月4日)舉(ju) 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hui) 上表示,新的一年,中國將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繼續發揮創新動力強、市場廣闊、基礎設施完善、產(chan) 業(ye) 鏈完整以及人力資源豐(feng) 富且質量高等優(you) 勢,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放寬市場準入,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與(yu) 世界共享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新機遇。中國將繼續成為(wei) 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為(wei) 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帶來確定性和正能量。

  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2023年,我國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穩投資擴內(nei) 需,全年安排專(zhuan) 項債(zhai) 券3.8萬(wan) 億(yi) 元,交通、水利、能源等重點領域項目得到有力支持。民生投入持續加大,中央財政下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725.09億(yi) 元,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資金1566.83億(yi) 元,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約4.2萬(wan) 億(yi) 元……有力兜牢兜實民生底線,增進民生福祉。

  2023年我國期貨市場規模穩步擴大

  中國期貨業(ye) 協會(hui) 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wei) 85.01億(yi) 手,累計成交額為(wei) 568.51萬(wan) 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25.60%和6.28%;累計上市期貨期權新品種21個(ge) ,總品種數達到131個(ge) 。今年以來,我國期貨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品種體(ti) 係不斷豐(feng) 富。

  2023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獲批81家

  證監會(hui) 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共有81家機構獲批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業(ye) 務資格,範圍覆蓋全球15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數據顯示,從(cong) 2003年首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獲批,截至2023年末,共有802家境外機構投資者獲批。專(zhuan) 家表示,獲批機構數量多、種類廣泛,反映出境外機構投資者積極布局我國資本市場,也說明我國在全球資產(chan) 配置中的重要地位。

  2023年全國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額超8539億(yi) 元

  2023年,全國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額達8539.9億(yi) 元,同比增長75.4%,惠及企業(ye) 3.7萬(wan) 家。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試點取得明顯成效,達成開放許可1.7萬(wan) 項。2023年前11個(ge) 月,知識產(chan) 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達3345億(yi) 元。

  能源工程加快建設

  吉泉特高壓年度外送電量超620億(yi) 千瓦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疆±1100千伏昌吉至古泉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年度外送電量達620.03億(yi) 千瓦時,約占新疆全年外送電量的一半,單條線路年外送電量連續三年居全國特高壓工程首位。

  冀北新能源裝機突破5000萬(wan) 千瓦

  2023年,冀北清潔能源基地新增風電裝機311萬(wan) 千瓦,新增光伏裝機876萬(wan) 千瓦,全年新能源發電量已達820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14.7%。新能源發電量已占電源發電總量的51%,首次成為(wei) 電量主體(ti) 。截至目前,這裏新能源總裝機突破5000萬(wan) 千瓦,占電源裝機的76%,居全國首位。

  交通運輸網越織越密

  2023年民航共完成旅客運輸量6.2億(yi) 人次

  2023年,民航全行業(ye) 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188.3億(yi) 噸公裏、旅客運輸量6.2億(yi) 人次、貨郵運輸量735.4萬(wan) 噸,同比分別增長98.3%、146.1%和21%。飛機日利用率8.1小時,同比提高3.8小時;全行業(ye) 大幅減虧(kui) 1872億(yi) 元。國內(nei) 航線客運規模在各類交通運輸方式中恢複速度最快。國際客運航班從(cong) 年初的每周不到500班恢複至目前4600餘(yu) 班,增長9.6倍,複航國家數量達到疫情前89.2%。

  大秦鐵路年運量超4億(yi) 噸 創4年來新高

  記者從(cong) 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2023年,我國西煤東(dong) 運主動脈大秦鐵路年運量突破4.22億(yi) 噸,同比增長6.4%,創4年來新高。

  霍爾果斯口岸迎來今年首個(ge) 客流高峰

  根據霍爾果斯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數據顯示,1月3日從(cong) 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超過2000人次,是今年以來首個(ge) 客流高峰。在中哈互免簽證利好政策下,兩(liang) 國居民之間的人員往來和人文交流也更加頻繁。

  重大工程建設不斷推進

  國內(nei) 首個(ge) 陸纜穿海工程施工進入衝(chong) 刺階段

  今天,國內(nei) 首個(ge) 陸纜穿海工程施工進入衝(chong) 刺階段。這條10千伏的陸上電纜從(cong) 舟山本島穿至上園山島,全長1000米。工程投運後,將徹底解決(jue) 該區域原有海底電纜易錨損等問題。

  西安地鐵15號線成功穿越地裂縫

  1月3日,陝西西安地鐵15號線一期府君廟村站至祝村站區間隧道成功穿越地裂縫,順利貫通。截至目前,全線13座車站已有9座車站實現主體(ti) 結構封頂,預計2025年開通運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