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特權”的歪風,該扭轉了
作者:熊誌
“航班延誤了5個(ge) 小時,我要求航空公司給我特殊照顧。”近日,一男子因不滿航班延誤,亮出自己網紅的身份,指責空姐、質問機長名字,之後又在社交媒體(ti) 上發布維權視頻,引發廣泛關(guan) 注。
以網紅身份要求給予特殊照顧,類似的事件屢見不鮮。比如之前,有網紅想騎摩托車上高速路被攔截倒地,隨後在網上發視頻維權,引發廣泛關(guan) 注。此外,還有一些美食博主,打著“探店”的旗號要求吃霸王餐……
社交媒體(ti) 時代,話語權下沉,一些網紅積攢了大量粉絲(si) ,具備了一定的個(ge) 人影響力,能通過粉絲(si) 聲援,在輿論場發出較強的聲浪,這給他們(men) 表達訴求或者維權提供了便利。
麵對網紅正當的訴求表達,廣大粉絲(si) 包括普通網友通常也願意盡力支持,替他們(men) 發聲,因為(wei) 這也是在捍衛社會(hui) 規則。此前,一位擁有百萬(wan) 粉絲(si) 的女性網紅被造黃謠後在網上維權,就引發了網友的一致聲援。
但在航班延誤風波中,這位網紅的做法就明顯越界了,超越了正當的訴求表達。航班發生延誤時,網紅作為(wei) 乘客當然可以表達不滿、索要賠償(chang) ,然而,要求自己先上飛機等著,不啻於(yu) 無理取鬧;情緒激動地辱罵工作人員,已經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權利。這與(yu) 其說是在“維權”,不如說是在公然擺譜撒潑,利用網紅的身份索取特權。
不管是辱罵工作人員,還是吃霸王餐,一些網紅之所以“恃寵而驕”,認為(wei) 自己粉絲(si) 量大就應該享受特殊待遇,說白了是把影響力當成了資本。
這背後的一個(ge) 深刻現實是,新媒體(ti) 技術為(wei) 普通人提供了一夜爆紅的機會(hui) ,造就了一個(ge) 又一個(ge) 平民網紅。但有的網紅在粉絲(si) 量增加、影響力增長的同時,規則意識、法律意識並沒有得到同步提升。相反,流量帶來的能量,助長了他們(men) 的驕縱底氣,讓他們(men) 產(chan) 生了網紅有特權理所應當的錯覺。
“網紅特權”成風,無疑是惡劣的示範。一方麵,網紅有一定影響力,耍特權隻會(hui) 引發跟風模仿,造成負麵影響,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另一方麵,網紅在社交媒體(ti) 上發聲,越界表達訴求或者謀求特殊待遇,其實是在濫用粉絲(si) 的同情和支持,如此容易顛倒是非,占用公共資源。
好在群眾(zhong) 的眼睛是雪亮的。有的網紅以為(wei) 粉絲(si) 量大,粉絲(si) 就會(hui) 寬容他的無理取鬧,但結果恰恰相反,這些耍特權的案例基本都“翻車”了。網紅積攢的影響力,非但沒能使其得到特權,反而讓自己的無知傲慢暴露在互聯網,最終損毀了聲譽。
所以,這也是提醒廣大網紅:粉絲(si) 量上去了,規則意識、法律意識也要跟上。網紅身份不是行使特權的通行證,不是僭越社會(hui) 規則的資本。相反,越是有影響力,越應該以身作則,帶頭遵守法律規章,給廣大粉絲(si) 起到表率作用,否則隻會(hui) 被流量反噬。
此外,互聯網平台也應該不斷加強對網紅的管理,完善主播培訓,對網紅的言行舉(ju) 止形成強有力的約束,倒逼他們(men) 遵紀守法。(熊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辦好每一件“小事”,哈爾濱接住“潑天的富貴”
- 蓄動能 展韌性 顯活力 中國經濟發展以進促穩、篤定前行
- “沉浸式”逛館、看傳統鬥牛……文化加持 各地特色遊煥發消費澎湃活力
- 電影票房開門紅、冰雪旅遊迎熱潮……文旅市場開啟新年“加速度”
- 光明網聯合貴州省科協舉辦“2024天演說科普跨年演講”
- 全部導航時政國際時評理論文化科技教育經濟生活法治專題ENGLISH時政國際時評理論文化科技教育正在閱讀:從“說走就走”到看重性價比 “囤旅遊”香在哪兒首頁>生活頻道今日關注>正文從“說走就走”到看重性價比 “囤旅遊”香在哪兒
- 全部導航時政國際時評理論文化科技教育經濟生活法治專題ENGLISH時政國際時評理論文化科技教育正在閱讀:處方藥銷售亂象:不用處方線上線下都能買到處方藥首頁>生活頻道今日關注>正文處方藥銷售亂象:不用處方線上線下都能買到處方藥
- 多維數據彰顯中國經濟活力與潛能 高質量發展“揚帆”前行
- 十一部門推動“信號升格” 加強11個重點場景網絡覆蓋
- 我與國家一起前行丨“解鎖”和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