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宗師“朋友圈” 感受中華文脈(文化隻眼)
康 震
每個(ge) 中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ge) 蘇東(dong) 坡。有人敬佩他“十年生死兩(liang) 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有人羨慕他“竹杖芒鞋輕勝馬”的灑脫,也有人偏愛他“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邁。最近,大型文化節目《宗師列傳(chuan) ·唐宋八大家》蘇軾篇裏,我又與(yu) 偶像蘇東(dong) 坡來了一場“麵對麵”的交流,可謂快哉!這檔節目通過詳實的史料考證、探訪團的精心探訪以及演員的精彩演繹,呈現出一個(ge) 立體(ti) 、豐(feng) 滿的蘇東(dong) 坡形象。在我看來,《宗師列傳(chuan) ·唐宋八大家》實屬大眾(zhong) 走近唐宋八大家、了解宗師的絕佳窗口。
文化節目想要獲得成功,就要激發觀眾(zhong) 的“文心”,讓觀眾(zhong) 被代入、去共情。在這一點上,《宗師列傳(chuan) ·唐宋八大家》作出了一些創新探索。
一是立意高遠,以經典之美和文化之美來潤澤我們(men) 的心靈。唐宋八大家是中國古代文學最負盛名的文學符號之一。以蘇東(dong) 坡為(wei) 例,他的名言名篇千古流傳(chuan) ,文字背後是他寧靜淡泊、浪漫自由的可貴品質。他是我們(men) 心中的文化英雄,也是我們(men) 這個(ge) 民族的精神標識。我們(men) 崇拜蘇東(dong) 坡、共情蘇東(dong) 坡,是因為(wei) 我們(men) 認同他的態度和品格,這就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裏的文化自信。《宗師列傳(chuan) ·唐宋八大家》讓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三蘇、王安石、曾鞏等一個(ge) 個(ge) 震爍古今的曆史人物,從(cong) 遙不可及的“精神偶像”,變成近在咫尺的“身邊榜樣”,讓每位觀眾(zhong) 得以領略宗師博大深邃的精神境界,汲取營養(yang) ,涵養(yang) 道德。
二是創新表達,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從(cong) 探訪個(ge) 體(ti) 到洞察時代。唐宋八大家代表著唐宋文化的繁盛,節目以文物、名句切入,展現宗師人生的重要節點,為(wei) “穿越”提供了最為(wei) 適宜的時機。在蘇軾篇裏,我作為(wei) 探訪團的一員,循著蘇軾的生平,先從(cong) 蘇轍、文同、王閏之、秦觀等“親(qin) 友團”入手,逐漸接近本尊,甚至成為(wei) 他“朋友圈”的一員,和他交流談心。在徐州府,我們(men) 還跟蘇軾、蘇轍兩(liang) 兄弟一起度過了難忘的中秋夜,月下暢飲。扯酒旗、遊蘇堤、玩“神智體(ti) ”詩……互動感十足的有趣橋段,讓我們(men) 在體(ti) 驗中感受宋代的底蘊風華。北宋文學群星的大聚會(hui) 令人心馳神往,“西園雅集”名場麵的再現,展現了中華文脈的磅礴寬廣。
三是技術賦能,用大片質感呈現名篇意境,帶來視聽震撼。詩詞中的意境大多“妙處難與(yu) 君說”,但《宗師列傳(chuan) ·唐宋八大家》通過XR與(yu) CG技術等高科技手段,不斷延伸內(nei) 容表達的邊界,讓觀眾(zhong) 在文化需求及感官體(ti) 驗上得到雙重滿足。蘇軾篇裏,蘇軾與(yu) 楊世昌月夜泛舟赤壁的一場戲份尤為(wei) 驚豔,節目畫麵在光影流動間勾勒出世易時移、時空轉換之瞬息萬(wan) 變,將《赤壁賦》中所體(ti) 現的“寄蜉蝣於(yu) 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意境搬上熒屏,讓人感同身受。
一篇詩文,一個(ge) “朋友圈”,一個(ge) 時代。《宗師列傳(chuan) ·唐宋八大家》通過宗師作品、朋友圈切入,帶觀眾(zhong) 感受古今共振。我們(men) 不僅(jin) 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動於(yu) 中國文化的弦歌不輟,更尋覓到契合時代要求的一係列價(jia) 值準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充滿魅力的寶藏,在不斷挖掘其精髓的同時,需要積極尋找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新時代的結合點,從(cong) 而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這既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社會(hui) 的責任。在這一方麵,《宗師列傳(chuan) ·唐宋八大家》進行了有益嚐試。
(作者係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