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肝病患者要定期查胃鏡

發布時間:2024-01-11 10:29:00來源: 天津日報

  “2023年12月12日是眾(zhong) 多尋常值班日中的一天,但又有些許不尋常,因為(wei) 短短1小時內(nei) 就來了三位大量嘔血而命懸一線的危重症老人。那一天我們(men) 的醫護團隊可以說拚盡全力與(yu) 死神賽跑,生死時速的場麵驚心動魄。三位老人均是重度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這是消化道出血中最危急的一類疾病,患者出血量極大,輸血、止血不及時死亡率很高。所幸在肝內(nei) 、重症、血庫等多個(ge) 臨(lin) 床科室的共同努力下,來勢洶洶的血管破裂在胃鏡下成功止血,三位生命垂危的老人最終轉危為(wei) 安,近期均出院回家休養(yang) 。”市第三中心醫院肝內(nei) 科梁靜主任醫師談及當天搶救三位老人的場麵依然心有餘(yu) 悸。

  三位老人緊急胃鏡檢查

  內(nei) 鏡下成功止血化險為(wei) 夷

  73歲的張大娘是第一位患者,患丙型病毒性肝炎30年,一直未治療。1天前因“突然嘔吐鮮血3次,排黑便1次”到其他醫院就診,考慮為(wei) 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或消化性潰瘍伴出血,立即轉往第三中心醫院救治。入院後值班醫生緊急完善了血常規、血型、病毒篩查、肝腎功能電解質等化驗,並給予止血、抑酸、降門靜脈壓等對症治療,老人病情趨於(yu) 平穩。但1個(ge) 小時後,張大娘血壓驟然下降同時嘔吐大量鮮血,並伴有胸部疼痛,被立即轉入重症監護室(ICU)進行氣管插管。肝內(nei) 科梁靜主任、劉華主任、蔡均均醫生第一時間趕至ICU,與(yu) ICU馮(feng) 全勝主任團隊積極合作,為(wei) 張大娘做了急診胃鏡檢查及治療,內(nei) 鏡下發現老人重度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醫生立即給予了內(nei) 鏡下組織膠注射及硬化劑治療,老人出血當即停止。生命體(ti) 征穩定下來後轉回肝內(nei) 科病房,現在張大娘恢複良好已經出院。

  在醫護人員全力搶救張大娘的同時,來自內(nei) 蒙古因“嘔血、黑便1天”的李大娘也被家人送到了第三中心醫院。李大娘半個(ge) 月前剛在當地醫院發現乙肝肝硬化、肝惡性腫瘤、門靜脈瘤栓,並做了腫瘤介入及免疫靶向治療。根據李大娘的病史及症狀,醫生考慮她是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醫生立即給予老人壓迫止血、輸注懸浮紅細胞1200毫升等治療。考慮到李大娘病情凶險,肝內(nei) 科唐飛主任立即為(wei) 李大娘進行了緊急胃鏡,鏡下顯示重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給予內(nei) 鏡下組織膠注射及硬化劑治療後未再出血,之後李大娘生命體(ti) 征逐漸平穩,好轉出院。

  和張大娘、李大娘一起入院的,還有59歲的繳阿姨,已經“間斷黑便4天,嘔血1次”,入院時重度貧血、血壓不穩定,病情十分危重,由120轉至第三中心醫院。梁靜主任、唐飛主任當機立斷組織搶救,聯係血庫輸血維持生命體(ti) 征。隨後唐飛主任為(wei) 老人做了急診胃鏡,發現患者為(wei) 重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給予內(nei) 鏡下食管靜脈曲張結紮7處,胃底曲張靜脈組織膠注射及硬化劑治療,終於(yu) 成功止血,老人轉危為(wei) 安。

  肝硬化易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飲食不當可引發出血危及生命

  “三位老人的消化道出血均由一種疾病引發,這就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一種肝硬化患者最危重的並發症。”梁靜解釋說。據統計,我國每14個(ge) 人中就有1人感染乙肝病毒,這類病人得不到及時診治,最終可能發展為(wei) 肝硬化。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死於(yu) 肝硬化的患者高達40萬(wan) ,其中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導致死亡的重要病因。

  梁靜說,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是肝硬化中晚期的常見並發症,是指由於(yu) 門脈高壓導致異常的側(ce) 支循環建立,食管和胃底靜脈迂曲隆起突出於(yu) 黏膜表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後易破裂引起大出血,可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肝硬化患者發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往往無明顯症狀,一旦破裂出血,患者會(hui) 大量嘔血、黑糞或果醬樣便。目前,預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方法,程度較輕的患者可藥物治療,中重度患者則需要內(nei) 鏡治療。內(nei) 鏡治療阻斷了食管胃底曲張靜脈血流可以達到防治首次和複發出血的目的,但並不能一勞永逸。由於(yu) 肝硬化持續存在,仍有出血的可能。因此肝硬化患者一定要重視定期複查,並遵醫囑定期進行內(nei) 鏡檢查,發現高危出血風險的食管胃靜脈曲張及時幹預,可有效減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危險。

  梁靜提醒肝病患者,飲食不當是造成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主要誘因,患者日常生活中應避免粗糙、堅硬、刺激性食物和過冷、過熱的食物,如油炸食物、堅果、幹硬食物、辛辣食物等。日常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wei) 主,可避免粗糙堅硬食物對曲張靜脈和食管黏膜的損傷(shang) ,同時注意飲食衛生和飲食規律,避免過饑或暴飲暴食。

  慢性胃病肝病冬季警惕出血

  出現嘔血和黑便需立即就醫

  “冬季是消化道出血的高發季節,醫院急診科經常見此類患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與(yu) 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黏膜病變和胃癌是構成冬季消化道出血的四大常見病因。”梁靜說。

  分析認為(wei) 這一是與(yu) 氣溫下降血管壓力升高有關(guan) 。研究發現降溫時神經內(nei) 分泌調節係統激活交感神經,遞質釋放增多,作用於(yu) 全身血管,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門脈壓力隨之升高,是導致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重要因素;二是不當進食增加了出血機會(hui) 。冬季氣溫低,往往需要補充熱量抵抗寒冷。冬季肝硬化、慢性胃病患者進食量增多、肉類食物增多,進食溫度較高的食物,可使胃血流量增多,血管擴張容易引起出血。咖啡、濃茶、飲酒等也會(hui) 增加胃酸分泌及胃黏膜損傷(shang) 也會(hui) 增加出血風險;三是運動量減少、消化功能減退。肝硬化和胃病患者本身胃腸動力較健康人下降,冬季活動量減少,而進食量增多,胃腸道消化功能負擔加重。食物在胃腸道停留時間過長,會(hui) 造成消化不良症狀、容易發生胃腸道感染,而感染會(hui) 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風險;四是擅自停藥,疾病進展。冬季臨(lin) 近元旦春節等節日,由於(yu) 種種原因,有些患者忘記取藥、服藥,尤其是對於(yu) 那些需要長期服藥控製病情的肝病患者,治療中斷可導致疾病進展。

  梁靜說,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臨(lin) 床表現為(wei) 嘔血和黑便。如果出血量較大,患者還可能出現心悸、氣短、頭暈等症狀,也可能表現為(wei) 煩躁不安或神誌不清、四肢發涼、呼吸困難。慢性胃病、肝病患者一旦有出血表現應該立即就醫,做相應的檢查明確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

  梁靜建議肝病、胃病患者冬季要特別注重消化道出血的防治。首先注意保暖。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減少公共場所出入,避免感冒。其次合理飲食。肝硬化患者不可食用熱度過高的食物及粗纖維較硬食物。胃病患者要根據病情及消化功能製定合理飲食,避免生冷食物及辛辣刺激食品。增加清淡高熱量及維生素豐(feng) 富的食物。第三養(yang) 成良好的飲食習(xi) 慣。肝硬化、胃病患者適宜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切記不能飲酒,不要擅自服用不明處方的藥膳。肝硬化腹水患者注意限鹽、限製鈉的攝入。第四適量運動,規律睡眠。根據患者體(ti) 力狀態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及活動量,如散步、快走,避免長期臥床。惡劣天氣可選擇在室內(nei) 進行適當的阻抗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及睡眠習(xi) 慣。(主持人記者 趙津)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