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人才需求超3000萬 新職業預計一季度發布
去年10月,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麵向全國開始征集第六批新職業(ye) 。目前,有429個(ge) 職業(ye) 參與(yu) 申報,征集工作已經進入評審論證階段,預計在今年一季度,通過專(zhuan) 家評審論證、征求意見、公示和審定後的新職業(ye) 將正式發布。
記者從(cong)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了解到,與(yu) 2021年新職業(ye) 征集相比,本次征集到的建議是當年的2倍多,並且征集上來的429個(ge) 職業(ye) 裏,新產(chan) 業(ye) 、新賽道領域的建議最多。
其中,緊貼數字經濟發展需求、智能製造、信息技術和現代服務等領域的新職業(ye) 建議較多,共有100多份,約占新職業(ye) 建議總數的四分之一。據了解,新職業(ye) 征集工作後續還要經過專(zhuan) 家評審論證、征求意見和公示、審定和發布等程序,才能正式發布新職業(ye) 信息。通常情況下,每年征集一到兩(liang) 次新職業(ye) 建議,每十年左右全麵修訂一次職業(ye) 分類大典。
並非夠“新”就能成為(wei) 新職業(ye)
什麽(me) 樣的職業(ye) 才符合“新職業(ye) ”的標準?是不是隻要夠新就能成為(wei) “新職業(ye) ”呢?
我國在2022年最新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這次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征集的新職業(ye) 是指在大典中沒有收錄的,社會(hui) 經濟發展中已有一定規模從(cong) 業(ye) 人員,且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專(zhuan) 業(ye) 、技能要求的職業(ye) 。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是所有的新生崗位就是新職業(ye) ,對於(yu) 新職業(ye) 的認定是非常嚴(yan) 謹的,分別要從(cong) 社會(hui) 性、穩定性、群體(ti) 性、技術性和獨特性等方麵來評分,得分越高越可能被確立為(wei) 新職業(ye) 。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職業(ye) 能力建設司副司長 劉新昌:社會(hui) 性是指其對社會(hui) 經濟的影響程度、區域分布的廣泛程度、業(ye) 的組織化程度等。穩定性是指其群體(ti) 和組織的穩定程度、職業(ye) 活動內(nei) 容及對象的穩定程度等。群體(ti) 性是指現有從(cong) 業(ye) 人員規模,從(cong) 業(ye) 人員預期增長情況等。技術性及獨特性是指職業(ye) 核心技術的獨特程度、職業(ye) 技術統一規範程度等。
新職業(ye) 納入職業(ye) 分類大典之後,意味著國家對這些新興(xing) 職業(ye) 的認可,就像一個(ge) 人有了合法的“戶口”。最新修訂的職業(ye) 分類大典中,新增職業(ye) 168個(ge) ,目前已頒布了60個(ge) 新職業(ye) 標準,其他新職業(ye) 標準正在陸續編製過程中。
數字技術新職業(ye) 規模持續上漲
“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設計師”就是最新納入職業(ye) 分類大典中的新職業(ye)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這項新職業(ye) 不僅(jin) 適應了靈活就業(ye) 的需要,更讓不少年輕人找到了就業(ye) 的方向。
李世濤原本從(cong) 事會(hui) 計電算化工作,如今,他有了一個(ge) 新的身份,“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設計師”。他的工作是利用語音、視覺、大模型、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為(wei) 各類企業(ye) 提供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實現企業(ye) 數字化轉型。
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設計師 李世濤: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設計師這個(ge) 新職業(ye) 要憑借應用技術、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來完成的,比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工作更加智能化。
李世濤和同事正在設計的是一家企業(ye) “智能工廠”的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實施這個(ge) 方案後,能讓這家企業(ye) 生產(chan) 效率提高31%,運營成本降低29%,新產(chan) 品研發周期縮短37%,能源利用率提高20%。
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設計師 李世濤: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職業(ye) 師,這個(ge) 新職業(ye) 所需要的技能,覆蓋了售前技術支持、後端開發、軟件實施等多個(ge) 領域,這樣工作節奏、工作方法更適合我,就我個(ge) 人而言,收入薪酬也比之前高了2到3倍。
為(wei) 了引導更多勞動者從(cong) 事新職業(ye) ,山東(dong) 省濟寧市發布了《急需緊缺職業(ye) 工種目錄》,開展大數據應用、物聯網工程、工業(ye) 機器人等新職業(ye) 課程培訓。
山東(dong) 省濟寧市公共就業(ye) 和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 王著華:2023年,我們(men) 共開展了數字技術等新職業(ye) 培訓2300餘(yu) 人,促進新職業(ye) 就業(ye) 4000餘(yu) 人。
人社部《新職業(ye) 在線學習(xi) 平台發展報告》指出,新職業(ye) 人才需求規模龐大,到2025年,預計人才需求超3000萬(wan) 。其中,人工智能人才需求近500萬(wan) 、物聯網安裝調試員需求近500萬(wan) 、電子競技員需求近200萬(wan) 、數字化管理師人才缺口近千萬(w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