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載量提升 天舟貨運飛船發射頻次調整為“兩年三發”
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和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日前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並將於(yu) 近日擇機發射。
今天(15日)早上,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和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組合體(ti) 開始進行垂直轉運。
天舟七號貨運飛船是2024年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發射任務,也拉開了工程今年4次飛行任務的序幕。值得一提的是,我們(men) 知道,此前是每個(ge) 飛行乘組出發前,都會(hui) 先發射一艘貨運飛船,為(wei) 即將啟程的航天員乘組備好物資。而天舟七號將為(wei) 在軌的神舟十七號和後續的神舟十八號兩(liang) 個(ge) 乘組運送補給物資,今後,天舟貨運飛船的發射頻次也將調整為(wei) 兩(liang) 年三發,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
據介紹,現在空間站物資很充足,不僅(jin) 可以支持正常的航天員駐留、平台的維護升級以及在軌大規模實驗任務開展,還可以在緊急情況下額外支持航天員駐留3個(ge) 月。
空間站的補給策略是“未雨綢繆”,天舟七號遵循著發射時的在軌庫存和天舟七號上行量合起來可支持航天員乘組在軌駐留一年的原則,也就是說,通過天舟七號進行一次物資補給就可以支持神舟十七號、十八號兩(liang) 個(ge) 航天員乘組在軌執行任務。
專(zhuan) 家介紹,發射頻次的降低,得益於(yu) 天舟貨運飛船裝載量的提升。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人員 楊勝:我們(men) 貨運飛船它的一個(ge) 改進,是從(cong) 原來的標準型貨運飛船升級為(wei) 改進型的貨運飛船,它的裝載的空間和裝載的重量都提升了20%以上,相當於(yu) 我一次運的貨物的數量比之前要多。
此外,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建立天地聯動的物資信息係統,做到了精準補貨。研發了物資設計壽命和設計使用模型。隨著建造階段任務在軌數據的累積,使模型越來越精確,可對後續需求進行精準預估,做到缺什麽(me) 就補什麽(me) ,不少帶同時也不多帶,補給效能不斷提升。
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係統副總指揮 尹銳:由於(yu) 我們(men) 空間站這些大型的在軌的設備,一些科學實驗設備設計的精良以及設計的科學性,導致了它上行的備品備件的需求沒有那麽(me) 迫切,我們(men) 空間站的再生生保係統完全正常在軌運行。現在在軌的氧氣的再生,我們(men) 可以達到100%,水的再生我們(men) 達到95%,這種補給效率就可以讓我們(men) 的上行載荷的重量大大降低。
兩(liang) 年三發的貨船保障模式,要求每一次上行的貨物以及載荷保障的周期是9個(ge) 月左右。
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係統副總指揮 尹銳:乘組的一些臨(lin) 時需求,也可以通過載人飛船在酒泉發射的時候,攜帶少量的這種應急的需求,上行補給的互相補充以及我們(men) 兩(liang) 年三次的這種上行載荷的設計,目前來看還是非常科學合理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