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教師會提問,幼兒遊戲計劃有水平

發布時間:2024-01-22 15:05: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遊戲是幼兒(er) 學習(xi) 的主要形式,在自主區域遊戲中,幼兒(er) 能主動活動、自主選擇、持續探索,並與(yu) 同伴、教師互動交流,既滿足個(ge) 性發展,又實現全麵發展。區域遊戲開展過程中,許多教師會(hui) 在導入環節采用遊戲計劃的形式幫助幼兒(er) 明晰遊戲意圖、梳理遊戲思路、延伸遊戲內(nei) 容,以促進幼兒(er) 遊戲水平提升。但由於(yu) 班級幼兒(er) 個(ge) 性特點和能力各有不同,其遊戲計劃水平也往往不盡相同。教師如何抓住契機,通過有效的師幼互動,支持不同能力的幼兒(er) 提升遊戲計劃水平呢?我們(men) 嚐試了多種教師介入方法。

  善用鼓勵,提高幼兒(er) 計劃遊戲的積極性

  幼兒(er) 在做遊戲計劃時,要調動已有經驗,提前規劃好遊戲內(nei) 容。一般來說,根據幼兒(er) 參與(yu) 遊戲計劃的主動性,大致可分為(wei) 積極計劃型和被動計劃型兩(liang) 種。

  積極計劃型幼兒(er) 對自己的遊戲很有主見,能快速確定想去哪個(ge) 遊戲區,玩什麽(me) ,怎麽(me) 玩,用哪些材料。在分享計劃時,他們(men) 條理清晰、目的明確。而且,能力較強的幼兒(er) 還喜歡與(yu) 同伴共同製訂並分享計劃,在他們(men) 的計劃中,常常出現同伴協作完成一件有趣的事或解決(jue) 某個(ge) 問題的內(nei) 容。對這類幼兒(er) ,教師更多要扮演傾(qing) 聽者和引領者的角色,通過順應幼兒(er) 需求的對話支持他們(men) 梳理想法,讓他們(men) 對接下來的遊戲思路有清晰的認識,以此促使計劃與(yu) 遊戲更加深入。

  而被動計劃型幼兒(er) 常常對遊戲內(nei) 容的規劃意識較弱,很少願意主動與(yu) 教師、同伴分享自己的遊戲計劃。有的幼兒(er) 在計劃環節總是默不作聲,對分享計劃也持消極態度。對這類幼兒(er) ,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互動提高其參與(yu) 計劃的積極性。例如,遊戲一開始,教師可以通過“擊鼓傳(chuan) 花”“打電話”“大風吹”等互動性較強的遊戲吸引他們(men) 參與(yu) 計劃,然後再根據他們(men) 分享遊戲計劃時的表現適時地給予肯定與(yu) 鼓勵,從(cong) 而提高其做計劃的主動性。

  同時,被動計劃型幼兒(er) 還存在遊戲隨機性強、遊戲內(nei) 容與(yu) 計劃常常不一致的情況。有的幼兒(er) 在計劃時想去家庭區,但遊戲一開始卻徑直走向了建構區。麵對這類幼兒(er) ,教師要更多關(guan) 注他們(men) 的遊戲需求,靈活幫助他們(men) 建立遊戲計劃意識。比如,中班的弘兒(er) 計劃拚搭一個(ge) 秋千,但遊戲時,他拚搭的卻是火車。教師饒有興(xing) 趣地問道:“你的火車能載多少人呢?”弘兒(er) 答:“我的火車有很多車廂,可以載很多人。”就這樣,弘兒(er) 認真拚搭著超長火車,直到活動結束也沒完成。教師說:“我很期待下次能看到已經完工的超長火車。”

  當教師觀察到幼兒(er) 的計劃改變時,並沒有急於(yu) 打斷或否定,而是順應幼兒(er) 的興(xing) 趣需求,支持他梳理搭建火車的計劃。當弘兒(er) 的搭火車計劃沒有完成,教師又啟發他製訂下一步計劃,引導他繼續豐(feng) 富火車拚搭經驗。當教師順應幼兒(er) 的需求與(yu) 興(xing) 趣,他們(men) 會(hui) 更積極主動地參與(yu) 遊戲計劃,並自然而然地向積極計劃型發展。

  指向性提問,引導幼兒(er) 完善遊戲思路

  在遊戲計劃環節,教師要敏銳捕捉幼兒(er) 在計劃敘述中展露的關(guan) 鍵信息,用適時且指向性明確的提問幫助幼兒(er) 聚焦遊戲意圖,引發其對遊戲的深度思考,激活其相關(guan) 經驗和想法,形成清晰的遊戲思路,以提高幼兒(er) 遊戲水平。

  當發現幼兒(er) 表述遊戲內(nei) 容過於(yu) 簡單時,教師與(yu) 之互動的問題要指向遊戲內(nei) 容,比如:“你今天去科學區想完成什麽(me) 實驗呢?”當教師想引導幼兒(er) 創新遊戲內(nei) 容時,可以問:“你昨天也是到美工區畫汽車,那你今天準備畫的汽車跟昨天畫的有什麽(me) 不一樣呢?”這樣可以啟發幼兒(er) 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探索新經驗。當幼兒(er) 在遊戲計劃中忽略了對遊戲材料的思考時,教師與(yu) 之互動的問題要指向材料選擇,比如:“你看看各區角,有什麽(me) 材料是你今天會(hui) 用到的?”當教師發現幼兒(er) 在遊戲計劃中缺乏對遊戲行動的思考時,可以嚐試將問題引向對遊戲行動細節的關(guan) 注,比如:“你會(hui) 怎樣搭建動物園?先搭什麽(me) ?再搭什麽(me) ?”這樣可以幫助幼兒(er) 建立對下一步遊戲行動細節的思考。此外,有些幼兒(er) 的計劃過於(yu) 簡單,教師的提問就可以明確指向下一步計劃,比如:“當你完成這個(ge) 計劃後,接下來還準備做什麽(me) ?”

  需要注意的是,其一,指向性提問一定是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進行的。教師的提問方式會(hui) 直接影響幼兒(er) 的感受,以及對做計劃這件事的期待。如果教師的問題淪為(wei) “提問考試”,持續以問題“轟炸”幼兒(er) ,他們(men) 可能會(hui) 因為(wei) 挫敗感而不願再做計劃。

  其二,如果教師的問題太籠統,容易造成幼兒(er) 的遊戲思路過於(yu) 簡單。例如,教師以“你今天想和誰一起玩什麽(me) ”的問題開啟互動,幼兒(er) 回答道:“我今天要和xx一起畫畫。”教師問:“還有呢?”幼兒(er) 有些結巴地說:“我們(men) 要畫公主。”教師繼續問:“那有沒有細節呢?”幼兒(er) 則搖搖頭不知如何回答。在這樣的互動中,教師雖然意識到幼兒(er) 的遊戲意圖過於(yu) 簡單,但提問始終是開放的,缺乏指向性,幼兒(er) 也就模模糊糊地回應,自然無法有效啟發他們(men) 深入思考遊戲內(nei) 容。

  巧妙追問,促進幼兒(er) 遊戲能力提升

  追問是幼兒(er) 在教師引導下的再思考過程,可以及時啟發幼兒(er) 的思維。智慧的教師總能在遊戲計劃中順學而“追”、以“問”促思,引發幼兒(er) 對遊戲內(nei) 容的深度思考。

  追問遊戲意圖,以求明晰。有時幼兒(er) 在分享計劃時,腦海中對遊戲有大量零亂(luan) 的想法,在表述計劃時也無法清晰地提取意圖,這就要求教師快速識別,通過追問幫助幼兒(er) 明晰遊戲意圖。

  案例:迪迪的手套

  一次迪迪在描述計劃時說:“我想做手套。”教師追問:“你做手套的用處是什麽(me) ?”迪迪說:“玩‘顏色變變變’不弄濕手。”教師繼續追問:“原來你要做的手套是要防水的,我很好奇,你的防水手套是什麽(me) 樣子?”迪迪說:“就像我的保暖手套一樣,但必須防水。”教師再次追問:“什麽(me) 材料可以做成手套,還可以防水呢?”

  教師從(cong) 迪迪零碎的表達中了解到他要做防水手套的意圖。隨後,教師順勢追問,啟發迪迪調動保暖手套的已有經驗與(yu) 新設計的防水手套的共性,並進一步啟發迪迪思考防水材料。教師的追問能促使幼兒(er) 將大腦中的遊戲意圖逐步落實到行動上,豐(feng) 富遊戲情節的同時,也能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追問遊戲行動,以求完善。有的幼兒(er) 做遊戲計劃經常存在內(nei) 容籠統含糊、對遊戲行動缺乏思考的情況,教師可及時追問點撥,有效引導幼兒(er) 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行動方向,逐步完善遊戲方案。

  案例:薇薇的漢堡

  一次薇薇說:“我今天想去美工區做漢堡。”教師追問:“你想用什麽(me) 材料做呢?”薇薇說:“用膠泥。”教師繼續追問:“我很好奇,你的漢堡是什麽(me) 樣子的?”薇薇說:“我的漢堡有很多層,上麵有芝麻麵包,中間有綠色蔬菜,還有肉餅……”

  在區域遊戲中,遊戲從(cong) 計劃時就開始了,有的幼兒(er) 在計劃時容易沉浸於(yu) 喜悅中,沒有思考遊戲細節;有的幼兒(er) 或許在腦海中已開始行動了,卻在表述時遇到困難。上述案例中,教師捕捉到幼兒(er) 想製作漢堡的意圖後,及時追問漢堡的材料和形態,促使幼兒(er) 清晰製作細節。教師及時追問,不僅(jin) 引導幼兒(er) 完善了遊戲細節,也會(hui) 激發幼兒(er) 對自己的遊戲行動產(chan) 生期待。

  追問遊戲內(nei) 容,以求延展。隨著幼兒(er) 在遊戲中表達與(yu) 思維能力不斷提升,計劃水平也會(hui) 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但整個(ge) 過程都離不開教師的有效追問引領。

  案例:大樓上的飛機場

  這兩(liang) 天,軒軒都計劃到建構區搭建大樓。在第二天的計劃環節,軒軒說:“我要搭5層高的大樓,還要有飛機。”教師遞進式追問:“我很好奇,你今天準備搭的大樓和昨天的有什麽(me) 不同?”“我聽說你的大樓上有飛機,你的飛機想停在哪裏呢?”“你昨天說大樓總是要倒,你想到好辦法了嗎?”

  教師敏銳捕捉到了軒軒為(wei) “樓房”主題遊戲設計了很多細節,通過遞進式追問,支持軒軒對遊戲內(nei) 容及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規劃。後來,軒軒在益智區拚出了飛機,在樓頂修了飛機場,在大樓下麵搭了積木穩固大樓。對幼兒(er) 來說,教師的追問不應是有壓力的,而是要讓幼兒(er) 有期待和喜悅。因此,教師應把握幼兒(er) 的興(xing) 趣與(yu) 意圖,全身心地幫助幼兒(er) 豐(feng) 富遊戲細節,促使幼兒(er) 享受遊戲的樂(le) 趣。

  (作者李婭雯 徐文霞,單位係32076部隊幼兒(er) 園)

  《中國教育報》2024年01月21日第2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