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焦點訪談:發展新質生產力 低空經濟 展翅高飛

發布時間:2024-01-24 09:37: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打造生物製造、商業(ye) 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焦點訪談》欄目從(cong) 今天(1月23日)起推出“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係列報道。今天我們(men) 先來認識一下低空經濟。這個(ge) 詞聽著有點陌生,可能很多人首先會(hui) 聯想到的就是無人機送貨。當然低空經濟不止於(yu) 此,“空中的士”“低空旅遊”“空中汽車”等一個(ge) 個(ge) 新概念都屬於(yu) 低空經濟。那麽(me) ,究竟怎麽(me) 來界定低空經濟?它裏麵蘊藏著怎樣的新機遇?對我們(men) 的生活會(hui) 有怎樣的影響?

  在深圳人才公園,一架無人機降落在外賣櫃上方,通過精準定位係統將外賣投入櫃中,顧客自助拿取,這種新穎的送餐方式也引來路過的遊客紛紛下單。

  在深圳市鹽田區,一款新型的低空無人駕駛飛行器剛剛獲得全球首個(ge) 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適航證,它搭載著一名乘客緩緩飛上了80米的天空,並首次和直升機實現低空融合飛行。

  低空飛行器一度隻存在於(yu) 科幻電影當中,現在正在逐漸走進我們(men) 的生活,特別是去年年底中央明確要打造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的代表,低空經濟已經成為(wei) 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通航係主任呂人力:“是土地更大還是海洋更大?實際的回答是天空最大。城市土地資源已經是見縫插針。3000米以下,甚至1000米以下的空域資源如果充分利用起來,這種紅利是巨大的。”

  所謂低空經濟,一般是指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wei) 牽引,輻射帶動相關(guan) 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能夠賦能千行百業(ye) ,成為(wei) 經濟增長新的重要引擎,形成至少萬(wan) 億(yi) 級別的市場。那麽(me) ,眼下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現狀究竟如何?優(you) 勢又在哪裏?在深圳,記者走訪了多家企業(ye) 。

  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二層平台上,正在對最新的設備進行調試。工作人員在千裏之外的電腦上操作,“無人機場”就可以完成一係列工作。現在要調試的是在高樓大廈中巡檢能力,它需要繞大樓一周,在每個(ge) 轉角點拍攝一張巡檢照片。現在,農(nong) 藥噴灑用的無人機最大載荷已經可以達到60公斤。

  大疆高級企業(ye) 戰略總監張曉楠:“我們(men) 在深圳大概搬了四五次家,但都在深圳範圍內(nei) 。最早得益於(yu) 深圳產(chan) 業(ye) 鏈的配套和完善,再往後整個(ge) 珠三角領域電子消費品類的產(chan) 業(ye) 鏈完整,80%可以在珠三角完成。”

  低空經濟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長,以低空製造為(wei) 例,就涵蓋了芯片、複合材料、連接器、傳(chuan) 感器等等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目前是全球主要經濟體(ti) 競相角逐的新領域,產(chan) 業(ye) 鏈的完備也帶來聚集效應,越來越多全球知名的企業(ye) 選擇落戶深圳。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相對完整的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鏈。以深圳為(wei) 例,作為(wei) 無人機之都,截至2023年底,已經聚集1700多家無人機企業(ye) ,年產(chan) 值為(wei) 960億(yi) 元。

  深圳市委副秘書(shu) 長、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盧文鵬:“經過多年布局謀劃和持續推進,我們(men) 積累了一些比較明顯的先發優(you) 勢。低空經濟頭部企業(ye) 集聚,產(chan) 業(ye) 和市場規模較大,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產(chan) 業(ye) 政策配套的優(you) 勢。”

  產(chan) 業(ye) 鏈完善,科研團隊、人才聚集,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應運而生,由此帶來千行百業(ye) 的大發展也正在醞釀當中。在深圳寶安區的一家無人機中轉站,十多架飛機正在待命,排隊起飛。

  “編號8315”的飛機開始送貨的同時,飛行狀況也實時地出現在一旁監控室的大屏幕上,工作人員密切關(guan) 注它的飛行情況。這是怎樣的送貨之旅?記者乘車前往這架飛機的目的地,它降落的位置是一個(ge) 工業(ye) 園廠房的五層平台。記者乘車大約用了16分鍾時間,而飛機飛過來用了不到8分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地麵交通繁忙時,速度優(you) 勢更明顯。

  一般來說,普通快遞員日派送量在150單左右,而一名無人機操控員每天可以執飛60架次,配送量在500單左右。而對於(yu) 穿梭在大灣區各城市之間有商務出行需求的人來說,現在乘坐直升機,從(cong) 深圳中心城區出發,15分鍾可以到達珠海,半小時可以到達廣州中心城區。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麵,我國西部地區已經開始使用無人機運輸新鮮鬆茸,原本人工背下山需要一到兩(liang) 小時,無人機隻需要15分鍾到半個(ge) 小時。一些偏遠地區,已經用支線無人機代替人工設立站點的運營方式從(cong) 事各項工作。

  近年來,低空經濟催生一係列消費場景,物流無人機解決(jue) 配送“最後一公裏”,“空中的士”打造城市交通新方式,我國的農(nong) 業(ye) 無人機更是遍布六大洲,覆蓋超過100個(ge) 國家,可以進行播種、噴灑、運輸一係列工作。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增加,低空經濟帶來的想象空間也越來越大。

  專(zhuan) 業(ye) 人士分析,低空經濟未來蘊含無限可能,低空不僅(jin) 僅(jin) 可以建成交通係統,甚至可以建成工業(ye) 係統。越來越多應用場景的出現,也會(hui) 延展出全新的產(chan) 業(ye) 鏈條,數字技術、智能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等高新技術,都可以在低空產(chan) 業(ye) 中大展拳腳。

  呂人力:“怎麽(me) 把低空空域高效率、有序開發出來,這是沒有前人可以借鑒的領域,需要開發出一套完整的技術體(ti) 係、運行規則,這是一個(ge) 巨大的挑戰。”

  對於(yu) 深圳交通運輸局部門來說,一項龐大的智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寫(xie) 上日程。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低空經濟分院執行院長李世鵬:“隨著低空經濟發展,飛行頻率、密度越來越大,一定要有係統,讓大家知道彼此的飛行器在哪裏,更好地去規劃飛行航線。”

  係統裏記錄了飛行設備的基礎信息以及飛行高度、速度。未來,開發出更多的功能,接入各個(ge) 相關(guan) 單位,就可以通過數字化係統進行統一管理了。

  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前景廣闊,僅(jin) 深圳一個(ge) 城市,就需要100億(yi) 元的投資規模,以此估算全國低空經濟基礎設施投資將是萬(wan) 億(yi) 級規模。這項工作關(guan) 乎低空通信、導航、定位、氣象、地圖等多個(ge) 領域,涉及多個(ge) 部門,又要如何協調呢?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張誌鋒:“協同運行,共同建立一個(ge) 共商會(hui) 商的機製。中間難免會(hui) 存在意見分歧的地方,因為(wei) 沒有現成的標準,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會(hui) 走到企業(ye) 裏麵去聽一聽企業(ye) 有什麽(me) 想法、有什麽(me) 訴求,在碰撞過程中,大家把協同運行的方案統一起來。”

  不僅(jin) 是基礎設施建設,如何提供飛行服務,促進產(chan) 業(ye) 應用創新發展,如何管理空域安全,每一項工作的推進都會(hui) 涉及很多部門,在《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中,幾乎每一個(ge) 項目都涉及三個(ge) 以上的部門。

  今年,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促進專(zhuan) 項法規——《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促進條例》即將實施。全文6800多字更是16次提到了一個(ge) 關(guan) 鍵詞——“協同”。

  盧文鵬:“用地方立法的形式推動和保障低空經濟發展。我們(men) 在體(ti) 製機製上,把握好‘先立後破’的工作要求,通過改革的方法和路徑,形成和釋放新質生產(chan) 力,開辟新賽道,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深圳通過立法的形式,明確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協調機製,厘清各個(ge) 部門之間的權責,包括這個(ge) 在內(nei) ,一係列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的改革措施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在全國推廣。

  全國範圍內(nei) ,目前已經有十多個(ge) 省份將低空經濟、通用航空等相關(guan) 內(nei) 容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海南省近期發布全國首張省域無人駕駛航空器試飛空域圖;廣州市的通航企業(ye) 獲得全球首張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係統型號合格證;安徽省剛剛規劃了以合肥為(wei) 中心的通用航空“一小時通勤圈”雛形。

  呂人力:“低空經濟正在走上正軌,需要地方政府提出發展方向,解決(jue) 現實生產(chan) 需求運行中的現實問題,需要各個(ge) 方麵的研發能力、生產(chan) 製造能力、企業(ye) 創新能力去組合,一旦在一個(ge) 城市得到深度應用,就可以很快把整體(ti) 係統複製到各個(ge) 城市,把我們(men) 的新質生產(chan) 力充分規模化。”

  低空經濟正在成為(wei) 越來越多城市比拚的“新賽道”。以無人機為(wei) 例,2023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產(chan) 業(ye) 規模超過1200億(yi) 元,穩居全球首位,預計到2025年,這個(ge) 數字將突破2000億(yi) 元。未來,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將會(hui) 越來越多樣,通用機場、航空園區、航空小鎮、無人機基地、飛行營地等將星羅棋布,我們(men) 的天空也會(hui) 更加繁忙。當然我們(men) 也要看到,作為(wei) 一種新質生產(chan) 力,低空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定會(hui) 碰到很多新問題,需要我們(men) 用新技術去解決(jue) 、新機製去協同、新政策去支持、新規則去規範。從(cong) “新”出發,充分激發低空經濟潛力,讓低空經濟飛好、飛遠。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