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 激發鄉村消費新需求

發布時間:2024-01-25 10:0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商務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9部門印發的《縣域商業(ye) 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2025年,在全國打造500個(ge) 左右的縣域商業(ye) ‘領跑縣’,建設改造一批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xiang) 鎮商貿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貿市場)和農(nong) 村新型便民商店。”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日前表示,農(nong) 村新型便民商店是一個(ge) 比較大的概念,凡是有利於(yu) 農(nong) 村流通水平改善的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都列入“新型便民商店”的範疇。這類新型商店,有的借助互聯網、電子商務、大數據等數字化工具賦能,能更精準匹配周邊消費需求,為(wei) 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到家服務;有的在複合型功能上發力,搭載代扣代繳、代收代發、打印複印等便民服務,實現“一點多用”“一站多能”,有效改善居民消費條件。

  新業(ye) 態促進增加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豐(feng) 富消費者選擇。

  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是我國唯一的海島邊境縣,全縣由195個(ge) 海島組成。該縣小長山島鎮英傑村盛產(chan) 海鮮,水果蔬菜和豬牛羊肉較少,進口水果和鮮花更是稀缺。英傑村沙包子客利來商店,原本是一家典型的農(nong) 村小賣部,隻賣米麵糧油、煙酒糖茶、日用百貨及小五金。就在去年,客利來商店從(cong) 農(nong) 村小賣鋪變身“農(nong) 村新型便民商店”,店內(nei) 生鮮日雜品類豐(feng) 富了十幾倍。村民、遊客可以“按需下單,次日中午前自提”。村民沒見過或買(mai) 著不方便的雲(yun) 南鮮花、陝西大荔冬棗、新疆吐魯番葡萄、海南紅心火龍果、廣西螺螄粉等,源源不斷運到海島小村。互聯網新業(ye) 態與(yu) 傳(chuan) 統便利店的結合,催生更多農(nong) 村新型便民商店,提高了商品豐(feng) 富度及配送效率,更好滿足村民生產(chan) 生活需求。

  新模式促進消費潛力釋放,激發消費新需求。

  福建省福清市開啟的供銷小店助農(nong) 新探索,改變了傳(chuan) 統農(nong) 村食雜店的經營模式,集合了供銷合作社的品牌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和物流企業(ye) 的運輸優(you) 勢,積極推行源頭直采、工廠直采,進而讓利村民,實行“2元店”模式。小店每天營業(ye) 額普遍在1000元至1500元,遠超傳(chuan) 統農(nong) 村食雜店的業(ye) 績。除了銷售物美價(jia) 廉的商品,供銷小店還成了鄉(xiang) 村裏的便民服務網點,提供交電話費、代繳水電費、廢品回收等服務,有效滿足當地農(nong) 村居民尤其是留守老人、孩子的生活需求。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推動農(nong) 村新型便民商店發展提速擴麵、提檔升級,需要各地區有關(guan) 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做好政策銜接、強化大數據應用,進一步推動資源要素向農(nong) 村市場傾(qing) 斜,以供應鏈、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務下沉以及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為(wei) 主線,以數字化、連鎖化、標準化為(wei) 方向,健全縣鄉(xiang) 村物流配送體(ti) 係,引導農(nong) 村商貿流通企業(ye) 轉型升級。(齊誌明)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