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工傷異地就醫惠民政策產生溢出效應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三部門近日下發的通知,自4月1日起,全國各省份將試點開展工傷(shang) 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地市有需求的人員,持社保卡或電子社保卡,就可以在醫療機構直接結算跨省異地就醫住院工傷(shang) 醫療、住院工傷(shang) 康複以及輔助器具配置費用。有企業(ye) 工傷(shang) 業(ye) 務負責人表示,這將極大地解決(jue) 工傷(shang) 人員“跑腿”報銷醫藥費和墊資治療等痛點。(2月4日新華社)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在得到全麵普及之後,又呈現出日益精細化的發展趨勢。比如部分特殊病和慢性病最初因為(wei) 政策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而無法直接結算,如今這類患者已普遍納入跨省直接結算範疇。工傷(shang) 保險的報銷比例更高、福利保障更全麵、政策地區差異性更大。因此,對工傷(shang) 保險跨省直接結算進行試點,再次展現精細化推進惠民政策的決(jue) 心。
與(yu) 其他患者相比,工傷(shang) 患者更需要跨省就醫。出現重大工傷(shang) 時,傷(shang) 情通常比較複雜,往往需要到一線城市救治。肺矽病、化學品燒傷(shang) 等職業(ye) 病由於(yu) 診治很專(zhuan) 業(ye) ,跨省就醫更是常事。過去這部分患者的異地就醫費用隻能由個(ge) 人或企業(ye) 先墊付,然後再憑發票審核、手工報銷。實行直接結算後,職工可以拿著社保卡直接報銷支付。這會(hui) 顯著提升工傷(shang) 患者看病的便捷性,並減輕他們(men) 的費用負擔。
當然,能夠享受工傷(shang) 保險待遇的患者不算多。截至2018年,全國工傷(shang) 保險參保人數2.39億(yi) 人,從(cong) 2014年到2018年,工傷(shang) 保險累計保障40多萬(wan) 人次職業(ye) 病職工的工傷(shang) 保險待遇。截至2023年年末,工傷(shang) 保險參保人數3.02億(yi) 人,享受工傷(shang) 保險待遇的人數雖然也增加不少,但與(yu) 基本醫保和特慢病保障的龐大保障對象相比,工傷(shang) 保險惠及對象隻能算是一個(ge) 小眾(zhong) 群體(ti) 。
然而,對這個(ge) 小眾(zhong) 群體(ti) 的更好保障,可讓3.02億(yi) 工傷(shang) 保險參保人甚至廣大職工都感到安心和溫暖。尤其是,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築施工、交通運輸、機械製造等較高風險行業(ye) 的職工,會(hui) 因工傷(shang) 保障更到位而吃上定心丸。這就意味著,這項惠民政策有望在職場產(chan) 生溢出效應,不僅(jin) 讓職工的健康更有保障,而且對於(yu) 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全麵提升勞動保障水平等,都有很強的帶動與(yu) 促進作用。
近年來,醫保不僅(jin) 重數量,更加注重提升質量和保障水平。一方麵,基本醫保在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擴大報銷範圍和報銷比例等方式,持續提升保障水平。另一方麵,大病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shang) 保險等分類保險的保障水平也在齊頭並進。醫保惠民政策日益精細化,特殊群體(ti) 、小眾(zhong) 群體(ti) 等也能成為(wei) 關(guan) 注的焦點,體(ti) 現出一個(ge) 群體(ti) 都不能落下的醫保惠民思路。工傷(shang) 異地就醫惠民政策產(chan) 生的強大溢出效應,有望推動醫保在廣覆蓋之後,邁入精細服務和高保障時代。(時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