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楊學明: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構築競爭新優勢
【築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代表委員履職記】
光明日報記者 黨(dang) 文婷 嚴(yan) 聖禾
“近年來,由於(yu) 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需求,我們(men) 科研工作者應當努力發展自主創新的高端科學儀(yi) 器,避免陷入受製於(yu) 人的被動局麵。”全國兩(liang) 會(hui) 前夕,全國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學明在忙碌的工作之外,認真準備著相關(guan) 領域的議案。
“科技工作者要牢記初心使命,紮根前沿科學研究,勇攀科技高峰。”楊學明時常對同事和學生說。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他特別注重平時的調研和收集,想把科學界、教育界的聲音帶到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為(wei) 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做些實實在在的事。
“重大技術創新已經成為(wei) 我國未來戰略博弈的主戰場,事關(guan) 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而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越來越依賴於(yu)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先進科研儀(yi) 器設備的支撐。”楊學明認為(wei) 。
作為(wei) 國際知名的物理化學家,在推動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大連相幹光源)在多個(ge) 科學領域中的應用方麵,近年來楊學明帶領科研團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今年,研究團隊利用這一獨特的光源在分子高激發態漫遊反應通道等方麵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刊物《科學》雜誌上,引起了國內(nei) 外同行的高度關(guan) 注。此外,楊學明還積極組織科研力量有力推進新一代深圳中能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項目,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經過大量詳細的調研,在去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楊學明提交了關(guan) 於(yu) 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持續推動科技助力東(dong) 北振興(xing) 、加大博士研究生培養(yang) 力度等相關(guan) 建議。“好聲音”很快有了回應:國家相關(guan) 職能部門對相關(guan) 建議給出了反饋和回複,並重點回應了大連先進光源設施的建設事宜,組織專(zhuan) 家論證,在項目建設目標和應用場景、方案技術路線、人才隊伍等方麵提出了進一步的工作要求。楊學明帶領團隊認真研讀和學習(xi) 這些要求,並在工作中進行深入探究,完善了項目建議書(shu) 的相關(guan) 內(nei) 容。
今年兩(liang) 會(hui) ,楊學明的一個(ge) 重要議題,是繼續推動大連先進光源的立項建設。為(wei) 了準備這個(ge) 議案,楊學明帶領團隊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結合新時代東(dong) 北振興(xing) 的要求,在技術論證、應用場景、戰略意義(yi) 等方麵進行了全麵分析,並初步勾畫了與(yu) 哈長沈大創新鏈上相關(guan) 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研討的計劃,爭(zheng) 取形成合力,全麵推進大連先進光源項目的進程。
“如今,國家又啟動了新一輪的振興(xing) 東(dong) 北實施方案,這是推動大連先進光源項目建設的一個(ge) 新機遇。”楊學明說,希望抓住“十四五”窗口期,通過大連先進光源這一東(dong) 北地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把科教資源轉化為(wei) 東(dong) 北振興(xing) 發展優(you) 勢,助力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帶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方麵,構築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18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