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高黎貢山
▌王小柔 文並攝
“在這個(ge) 星球的北回歸線上,唯有雲(yun) 南的高山峽穀延綿不絕。雪山長冬,熱穀永夏。無論何時前來,你都能在這知道四季的壯麗(li) ,和那些活在恒春裏,快意斑斕的雲(yun) 南人。”《孤獨星球》裏的這句話像一瓶濃縮果汁,什麽(me) 時候提起來,記憶裏都湧上一股回甘。
當北方的城市還是春寒料峭,雲(yun) 南的風卻依然來得溫柔。在印度板塊和歐亞(ya) 板塊的縫合線地帶,有一座長度約500多公裏的山脈,名叫高黎貢山。這個(ge) 巨大的山脈,擁有大大小小幾十座雪山,好似盤桓於(yu) 中國西南的一條巨龍,最北端是青藏高原,從(cong) 北到南不斷傾(qing) 斜,跨越了五個(ge) 緯度帶,將高原和海洋連接起來。“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生命的避難所”“野生動物的樂(le) 園”“哺乳類動物祖先的發源地”“東(dong) 亞(ya) 植物區係的搖籃”“人類的雙麵書(shu) 架”……都是貼在高黎貢山身上的標簽。
高黎貢山的徒步線路已經很成熟了,有麵對初級遊客的五公裏左右體(ti) 驗版,也有針對專(zhuan) 業(ye) 愛好者的十幾公裏以上深入版。假期,我腦子一熱就選擇了最長的線路,因為(wei) 想著越遠能在山裏待的時間越長。一個(ge) 大霧的早晨,我從(cong) 騰衝(chong) 和順古鎮出發,司機體(ti) 貼地說:“一路我會(hui) 慢點兒(er) 開。”車給油之後,我才知道他的“慢”跟我的“慢”是倆(lia) 概念。穿村過寨,忽上忽下的山路,突然出現的轉彎,強壓一早吃進去的牛肉餌絲(si) ,目光都給了219最美邊境公路。
大概是為(wei) 了緩解我的暈車,我們(men) 暫停在陡山寺附近,據說這裏是觀日出最好的地方。一沾涼風,我立刻神清氣爽,“自緣身在最高層”。腳下,“雲(yun) 海塵清,山河影滿”。當陽光從(cong) 雲(yun) 層間跳躍而出,我們(men) 繼續沿史迪威公路,跨過龍江,途經騰衝(chong) 製茶第一村竄龍村,最後到達高黎貢山中南段徒步點。此時海拔1800米。我的向導高黎貢老班長把路餐和水給我,沒做任何停留,拿著登山杖就出發了。為(wei) 了保證安全,前後還配備兩(liang) 條尋回犬,我的興(xing) 奮勁兒(er) 立刻來了。
一般徒步開始都會(hui) 有個(ge) 緩衝(chong) ,起碼走幾步平路,但高黎貢山的起步就是70度斜坡,暗示我後麵的路不好走。最初的一百米我是被老班長拽著、鼓勵著爬上去的,可算能站直的時候,我叉著腰,大口喘著粗氣,平時的氣勢立刻被這山拿下了。
“萬(wan) 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這裏珍稀植物隨處可見,有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杜鵑樹種,500多年樹齡的大樹杜鵑,也有被稱為(wei) “綠色壽星”的古老孑遺植物,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樹種禿杉……森林遮天蔽日,仿佛混沌初開,蠻荒未褪,綠色苔蘚覆蓋了一切。視線暗下來,神秘感宛如一腳踏上異域星球。
老班長打地上撿起一顆有些爛的果子,用哄孩子般的語氣說:“它能吃。”這三個(ge) 字是閃著光的,我接過果子就咬了一口,滿臉堆出又苦又澀的表情。老班長從(cong) 這顆滇青果開始,化身為(wei) 植物學家,野葡萄、樹林芝、蛇飯果、蕁麻、桑黃、樹番茄、龍膽草、野壩蒿、石橄欖、山脾子……沿途植物娓娓道來。每一位領隊都是高黎貢解說員,滇青果最初的苦澀在唇齒間變成濃鬱的回甘,久久不去。
高黎貢的可貴在於(yu) 這裏保持著山最原始的樣子,盡管路不好走,但每每與(yu) 植物相遇的瞬間,驚喜覆蓋了疲憊。“山穀蒼煙薄,穿林白日斜”,時間好像被密林吞沒了,手機沒有信號,每一次呼吸都是新鮮的。山林、山穀被光剪輯成一幅絕妙的明暗素描,光照處,渾青一片;背光處,翠綠一頃。甚是婀娜變換。
高黎貢山是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的分水嶺,保護區內(nei) 有80多條河流分別流入這兩(liang) 條江。這些河流由於(yu) 落差大,形成了許多美麗(li) 的瀑布、疊水。走著走著,瀑布忽地從(cong) 灌木叢(cong) 中鑽出,褐赭色的岩石在水聲中愈發肅穆深沉,猶如一位智者。徒步的時光錯落有趣,哪怕腿像灌了鉛一樣。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古道幽幽,日久歲深,林中步履往來不停。南方絲(si) 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西南地區一條縱貫川滇兩(liang) 省,連接緬、印,通往東(dong) 南亞(ya) 、西亞(ya) 以及歐洲各國的古老國際通道。高黎貢山原始森林裏就遺留著南方絲(si) 綢之路的曆史痕跡。踏上覆滿了綠絨般的苔蘚和千年枯葉的石板,撥開層層落葉,顯露出馬蹄在石板上留下的歲月痕跡,馬幫漢子的吆喝聲和清脆的銅鈴聲便隱隱約約從(cong) 時間深處傳(chuan) 來。白色的野山茶花,紅色的高山杜鵑,大朵大朵鋪滿林間,我不舍得踩下去,腳步迂回在落葉上,發出沙沙聲,那是我和高黎貢山的對話。
這裏之所以被稱為(wei) “阿凡達的世界”,因為(wei) 巨樹太多。巨樹通常也是一些度過漫長歲月的古樹,是森林古老、繁盛的象征,是生態係統演替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它本身也會(hui) 成為(wei) 森林之中其他植物、真菌、動物的庇護所和食物來源。禿杉的樹幹筆直地聳入天際,從(cong) 林冠中探出身來,偶有陽光穿過枝葉的縫隙灑在它灰黑色、布滿溝棱的粗硬樹皮上,形成斑駁的氣韻光影。四周喬(qiao) 木交錯蔓生枝杈掩映,高黎貢厚唇蘭(lan) 、匍莖卷瓣蘭(lan) 、線葉石斛等附生之上。我們(men) 甚至還在樹杈上發現了一些獸(shou) 類糞便。
十幾公裏走下來,眼睛很幸福,精神更亢奮,下山的很多陡坡基本是被高黎貢老班長架下來的。他一會(hui) 兒(er) 打地上撿倆(lia) 油亮的橡子,一會(hui) 從(cong) 枯葉下扒拉出一顆野核桃,都成為(wei) 大山的禮物,鼓勵著我。我在山下野生溫泉一邊泡腳一邊想,這綿延的山脈中還有多少秘密未被發現?
在地球曆史上的多次冰期過程中,很多古老的物種在高黎貢山以及橫斷山區高山峽穀交替分布的地形庇護下孑遺下來。這樣的地形同樣使得很多生活在這裏的物種在彼此隔離、孤立的環境下走上了各自獨立的演化之路,最終就像天行長臂猿和東(dong) 白眉長臂猿,分化成為(wei) 不同的物種。高黎貢山還有很多非常偏遠、人類難以抵達的地方,例如它那綿延而高聳的主山脊,應該還存在很多科學考察的空白。
眾(zhong) 鳥高飛盡,孤雲(yun) 獨去閑。山就在那兒(er) ,等著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