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全麵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對輕微犯罪依法少捕慎訴慎押
中新網2月21日電 21日,最高檢召開“‘高質效辦好每一個(ge) 案件’的理念與(yu) 實踐”新聞發布會(hui)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hui) 副部級專(zhuan) 職委員、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答記者問表示,檢察機關(guan) 堅持全麵準確貫徹寬嚴(yan) 相濟刑事政策,對輕微犯罪依法少捕慎訴慎押,刑事案件不捕率從(cong) 2019的22%上升至2023年的41%;不訴率從(cong) 2019年的10%上升至2023年的26%。
苗生明表示,輕罪案件大幅上升,業(ye) 已成為(wei) 犯罪治理的主要對象,輕罪治理也構成了社會(hui) 治理尤其是基層治理的重要方麵,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關(guan) ,是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寬嚴(yan) 相濟是我國基本刑事政策,要求司法辦案應當做到當寬則寬,該嚴(yan) 則嚴(yan) ,寬嚴(yan) 有度,罰當其罪。現階段,適應犯罪結構變化,完善輕罪治理,必須更加重視深入落實寬嚴(yan) 相濟刑事政策。
苗生明表示,應勇檢察長在年初召開的全國檢察長會(hui) 議上強調,寬嚴(yan) 相濟刑事政策重在全麵準確落實。落實到具體(ti) 案件辦理中,就要統籌處理好“寬”與(yu) “嚴(yan) ”、“懲”與(yu) “防”的辯證關(guan) 係。一方麵,要始終堅持“嚴(yan) ”的一手不動搖,對嚴(yan) 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重大經濟、金融犯罪,嚴(yan) 重暴力犯罪,涉黑涉惡犯罪,毒品犯罪等,落實當嚴(yan) 則嚴(yan) ,依法追訴、從(cong) 重懲處,切實發揮“嚴(yan) ”的震懾作用,增強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感。需要強調的是,對於(yu) 雖然罪行較輕,但情節惡劣、人身危險性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比如,毆打、殘害婦女、兒(er) 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ti) ,嚴(yan) 重影響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感的,也要體(ti) 現從(cong) 嚴(yan) 精神,依法予以追訴。
另一方麵,要規範“寬”的一麵,對於(yu) 輕微犯罪案件以及其他具有法定從(cong) 輕、減輕處罰情節的犯罪嫌疑人,特別是社會(hui) 危害較輕的初犯、偶犯、過失犯、未成年犯,要依法落實“寬”的政策,把依法少捕慎訴慎押作為(wei) 辦理輕微犯罪案件的具體(ti) 工作要求,通過發揮“寬”的教育作用,減少社會(hui) 對抗、增進社會(hui) 和諧。接下來,最高檢將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進一步研究明確這一具體(ti) 要求的適用範圍、標準和程序。
苗生明介紹,在依法懲治犯罪同時還要抓好“防”的一手,加強綜合治理。要依法準確把握罪與(yu) 非罪、違法與(yu) 犯罪界限,借鑒醉駕治理經驗,加強對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非法捕撈水產(chan) 品,非法狩獵等輕微犯罪治理研究,探索完善違法與(yu) 犯罪梯次銜接治理模式,增進社會(hui) 和諧穩定因素,著力鏟除違法犯罪滋生土壤。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司法定分止爭(zheng) 、化解矛盾、維護公平正義(yi) 的作用,在檢察辦案各環節推進矛盾糾紛法治化實質性化解,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