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助力老鄉增收(新春走基層)
青海省湟源縣打造網絡平台
數字化助力老鄉(xiang) 增收(新春走基層)
本報記者 賀 勇 王 梅
“年初,我在手機APP上找客戶談價(jia) 錢,賣出去100多隻羊!”小茶石浪村的李文明興(xing) 奮地說。
李文明是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日月鄉(xiang) 小茶石浪村牧民,“山大溝深,過去村道不好走,外麵的信息咱也不掌握,坐等羊販子上門,我們(men) 完全沒有議價(jia) 的資格,很被動。”說起過去的賣羊經曆,李文明搖頭歎息。
轉機發生在去年4月,李文明成為(wei) “茶馬互市”網絡平台的注冊(ce) 用戶,“我在APP上發布出售牛羊信息,一些意向客戶很快跟我私信互動,我們(men) 直接線上議價(jia) ,線下交易,非常便捷。而且,這個(ge) APP每天發布全省各地牛羊肉的市場均價(jia) ,議價(jia) 有了參考標準。”李文明說。
湟源縣位於(yu) 青海湖東(dong) 岸,日月山東(dong) 麓,是青海東(dong) 部農(nong) 業(ye) 區與(yu) 西部牧業(ye) 區的接合部。近年來,湟源縣打造“茶馬互市”網絡平台,建設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實現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轉型升級。
這幾天天冷,牛羊窩在畜棚悠閑地吃著青儲(chu) 飼料,李文明去年租賃村裏養(yang) 殖小區7號畜棚,200多平方米,總共花費4000多元。“這錢花得值,在家裏養(yang) ,院子小,牛羊糞便味道難聞,喂飼草料也不方便。”李文明說。
日月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朱生海介紹,“我們(men) 爭(zheng) 取了財政補助資金,修建了小茶石浪村集體(ti) 人畜分離集中養(yang) 殖小區,建設完畢後交給村集體(ti) 投入使用。”
小茶石浪村會(hui) 計張白林告訴記者,村集體(ti) 股份經濟合作社將養(yang) 殖小區以每平方米20元的價(jia) 格租賃給本村12戶養(yang) 殖戶,跟他們(men) 簽訂租賃協議,每半年收取一次租金。“有規範寬敞的養(yang) 殖畜棚,還有便捷靠譜的網絡買(mai) 賣平台,養(yang) 殖戶增收指日可待!”張白林充滿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